声声慢(春)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宫殿中的梅花花瓣粉红色中略带淡雅,河边的柳树叶子金黄色中显得均匀,这大好河山突然迎来了春天。端门和宫廷大门之间,临时搭建了以彩色丝绸装饰的棚子,看起来就像海市蜃楼般的仙境。临近傍晚时,华美的车马才缓缓驶出,沿途皆是繁盛的花卉景象,如同富丽堂皇的宴会一般。烟雾弥漫之中,不知是谁打开了那莲花般的金灯,照耀着整个大地。
处处都是音乐声、欢呼雀跃之声,华丽的马车和其上装饰的玉佩发出低沉的响声。千家万户的门帘都在摆动,成千上万的锦绣花带相互交织在一起。月光皎洁,犹如白昼般明亮,人们共同享受这份欢乐,谁都不忍心离去。直到夜静更深之时,钟声渐渐消散,仍然可以听到那些走在禁街上的歌声。

去完善
释义
1. 赵佶:北宋末代皇帝,是著名画家,书法家,对诗词创作也有一定造诣。
2. 宫梅粉淡:指皇宫里的梅花花瓣颜色清淡。
3. 皇州:皇帝居住的京城,此处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4. 春回:春天来临。
5. 凤阙:古代宫殿前的楼观,这里借指皇帝的住处。
6. 端门:皇宫正门。
7. 棚山:虚拟的仙山,此处象征华丽的宫殿建筑。
8.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仙境般的华美宫殿。
9. 沈沈洞天向晚:描述夕阳西下时,华美的宫殿沉浸在深深的仙境中。
10. 宝舆:指华丽的车子,这里用来比喻春花烂漫的景象。
11. 金莲:金色的莲花,这里指的是皇家车辇。
12. 笙歌鼎沸:形容音乐之声喧闹热闹。
13. 香鞯:指华丽的马匹。
14. 雕轮:精美的车轮,这里用来比喻车马。
15. 银蟾皓月如昼:形容月光明亮如白昼。
16. 争忍:怎忍。
17. 疏钟断:远处寺庙钟声稀疏。
18. 行歌:边走边唱。
19. 禁街:禁止通行的道路,这里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日景象,从梅花的淡雅到柳树的金黄,再到皇帝宫阙的繁华,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词中也表现了笙歌鼎沸、万家帘幕的热闹场面,以及人们对于银蟾皓月、共同欢乐的追求。然而,在这份繁华背后,却又透露出一丝孤寂与无奈,犹如最后的钟声,渐行渐远。整首词展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体现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声声慢(春)》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18年左右,正值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赵佶在位已经多年,北宋政治逐渐腐败,而赵佶本人却醉心于文艺,擅长书法、绘画和诗词,对政治并不上心。
在赵佶的领导下,北宋宫廷文化达到顶峰,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如苏轼、辛弃疾等。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金国的崛起,北宋的政治局势日渐紧张,最终在1127年发生“靖康之变”,赵佶被俘,北宋灭亡。
这首《声声慢(春)》正是赵佶在相对平静的宫廷生活中所创作的,展现了他对春天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谁又能料到,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战争的硝烟打破,赵佶和他的王朝陷入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