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咏桐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登高阁,看见远处杂乱的山丘和平原,那里的烟雾弥漫,光线微弱。在这微弱的光线下,乌鸦已经归巢,此时夜幕降临,可以听到远处的军号声。
香烟已经燃尽,酒也已经喝完,此刻心情非常糟糕。西风起,更显得孤单,映衬得梧桐树叶飘落。当落叶满地时,既感到秋天的萧瑟,也感受到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去完善
释义
1. 临高阁:指登临高处。
2. 乱山平野:形容山峦连绵和平原广阔的地貌。
3. 烟光薄:指烟雾弥漫,光线暗淡的景象。
4. 栖鸦归后:指乌鸦飞回巢穴之后。
5. 暮天闻角:指在傍晚的天空中听到号角的声音。
6. 断香残酒:指残存的香气和美酒,暗示内心愁苦。
7. 情怀恶:指心情恶劣。
8. 西风催衬:指秋风催促。
9. 梧桐落:指梧桐树叶飘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苍茫的群山和平原在夕阳下显得宁静而略带哀愁。“烟光薄”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夕阳余晖中的景物,给人以萧瑟之感。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傍晚,乌鸦归巢,远处传来号角声,使人倍感孤寂。这里以乌鸦和号角声作为点缀,更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气氛。
接下来的“断香残酒情怀恶”一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惆怅。借断香、残酒等意象,传达出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忧愁。
最后两句“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是词人对眼前景物的感悟。深秋时节,梧桐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一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秋天景色,也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难以名状的孤独和忧郁。整首词情感深沉,充满了悲剧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咏桐》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末年,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而李清照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故。她的丈夫赵明诚在宫廷斗争中失势,被迫离开京城,这使得李清照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担忧。在这首词中,她以桐树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词时,李清照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她与丈夫赵明诚的感情深厚,但赵明诚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这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因为政治斗争而被迫离开京城,这使她的家庭境遇更加艰难。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清照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她用词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皇帝徽宗沉迷于艺术和道教,朝政日渐腐败。金国对北宋发动了侵略战争,使得国家陷入了危机。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清照仍然坚持创作,用诗词来表达她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她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