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笔山

标题包含
笔山
一掌峰峦尽,还应静者知。塞鸿飞不到,秋兔欲藏时。势岂千铢累,功非一篑亏。虽云最小物,造化亦何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一掌之间,所有的山峰和山峦都已经显露无遗,只有那些安静的人才能懂得其中的奥妙。鸿雁无法飞抵这里,兔子也会在秋季来临之时躲藏起来。这里的气势难道会因为千钧之重而有所减少吗?不,它并不会因为一筐土石的缺乏而感到遗憾。虽然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体,但大自然对它却没有半点偏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笔山:诗题,指的是形状像笔的山峰。 2. 何绛:作者名,生平不详。 3. 一掌峰峦尽:形容笔山的范围很小,一只手就能覆盖住。 4. 静者:指心境宁静的人。 5. 塞鸿:指从边塞飞来的大雁。 6. 秋兔:指秋天的兔子。 7. 势岂千铢累:指笔山的形状不是简单的堆叠而成。 8. 功非一篑亏:意指即使是小东西,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9. 造化:大自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笔山”,实际是在比喻书法的功力,以山峰、鸿雁、秋兔等形象描绘出书法的美感与境界。首联写书法的最高境界往往只有内行者才能领悟,暗示着书法艺术的高雅和深邃。颔联则将书法笔画比作鸿雁的飞翔与秋兔的藏匿,使读者感受到书法的神奇魅力。颈联和尾联则是通过一笔之力,点明了书法的艺术价值,并且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便是最小的东西,也可以体现出自然的奥秘和力量。整首诗虽然短小精悍,却寓意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笔山》是清代著名文人何绛创作的一首描绘文人生活的小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诗人何绛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对文人墨客的生活有着深厚的理解。在这个时期,科举考试仍然是文人阶层晋升的主要途径,因此很多读书人都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八股文和诗词歌赋的创作中。何绛本人也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官场担任要职。 然而,在官场多年的经历让何绛看清了官僚腐败和世俗纷扰的现实,他开始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于是,他在诗中以“笔山”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