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开西园

标题包含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开西园
春山寒食节,夜雨书晴天。 日气薰花色,韵光遍锦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秋千。 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 众音方杂沓,馀景列留连。 座客无辞醉,芳菲又一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山中的寒食节夜晚,春雨暂时停歇,露出晴朗的天空。阳光温暖地照在花朵上,洒满锦绣般的山川。沿着溪流,瀑布飞泻而下;靠着亭子,秋千秋千架。栏杆外的游客络绎不绝,树林里的酒桌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人们流连忘返。朋友们尽情畅饮,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度过新的一年。
去完善
释义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开西园》田况: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郊游景象的诗歌。以下是注释: 1. 春山:春天里的山峦。 2. 寒食节: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禁止生火做饭。 3. 夜雨书晴天:指夜晚下雨,白天放晴的天气变化。 4. 日气:阳光照射产生的热气。 5. 薰花:即香气浓郁的花朵。 6. 韵光:这里指美好的春光。 7. 锦川:泛指美丽的河畔。 8. 临流:靠近河流的地方。 9. 飞凿落:形容瀑布飞泻的景象。 10. 倚榭:靠着亭台楼阁。 11. 立秋千:秋天来临时设置秋千。 12. 槛外:栏杆之外。 13. 游人满:形容游客络绎不绝。 14. 饮帐鲜:形容酒宴的气氛浓烈。 15. 众音方杂沓:指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16. 馀景列留连:指留下的美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17. 无辞醉:不愿推辞醉意。
去完善
赏析
《开西园》是宋代诗人田况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歌开头描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以寒食节的春山和夜雨之后的晴天为背景。接下来,诗人通过日气、花色、韵光等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诗人眼中,春天的美景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更表现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上。诗人用临流飞凿落、倚榭立秋千来形容人们在春天的喜悦中尽情玩乐,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而槛外游人的络绎不绝和林间饮帐的新鲜活力,更是凸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热情。 诗人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通过众音杂沓和馀景留连表现出了春天的热闹氛围。在这浓烈的氛围中,座客们沉醉其中,忘却烦恼,尽兴畅饮。结尾的“芳菲又一年”既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开西园》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浓厚的情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美景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们的热情欢快。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开西园》是宋代诗人田况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恬淡心境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宋朝时期,具体时间未详。 在创作这首诗时,田况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后因朝廷内部斗争被贬谪至成都。在成都期间,他体会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创作了许多描绘当地风土人情的诗篇。 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但与此同时,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不断,士大夫阶层对政局颇有忧虑。在这种背景下,田况虽然身处逆境,但他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