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老一首
多闻内殖每瞻乌,枉把春秋问蟪蛄。
俗琐未抛聊尔尔,古心内骛亦区区。
系匏于越壤田薄,双鲤铜梁仆赁痡。
揃白追游味殊寡,所图荣绮访仙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泛的知识储备常常使人回顾过去的岁月,徒然把历史翻阅在一只夏蝉身上。世俗琐碎的事情还没有完全丢弃,古朴的心却已经向往。
把葫芦悬挂在越地的田野上,双鲤鱼承载着信息往返于铜梁之间,使得仆人疲于奔命。
穿着洁白的衣服去追寻游玩的乐趣,那样的味道很稀少,而那些追求的荣华富贵却只能去找那些归隐的仙人。
去完善
释义
1. 多闻:指博闻强识,学识渊博。
2. 内殖:积聚在内心。
3. 瞻乌:指看乌鸦飞起的方向以卜吉凶。
4. 枉把:白白地把握。
5. 春秋:泛指岁月。
6. 蟪蛄:一种寿命短暂的昆虫,这里比喻生命短暂。
7. 俗琐:琐碎的世俗事务。
8. 聊尔尔:姑且如此。
9. 古心:怀有古人之心的情怀。
10. 内骛:内心纷扰。
11. 区区:小气,庸俗。
12. 系匏:指系结葫芦作容器。
13. 于越:指周朝的于越国,位于现在的浙江一带。
14. 壤田:土地。
15. 薄:贫瘠。
16. 双鲤:鲤鱼传书的传说。
17. 铜梁:古代重庆境内的铜梁山。
18. 仆赁痡:疲惫不堪的劳动者。
19. 揃白:白头人,老人。
20. 追游:追寻游乐。
21. 殊寡:很少。
22. 所图:追求的。
23. 荣绮:华美的服饰。
24. 访仙臞:寻访仙人般的隐逸之士。
去完善
赏析
苏籀的这首诗《娱老一首》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多闻内殖每瞻乌”开篇,意为通过丰富的知识和见识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犹如在乌云中寻找光明。接着,他以“枉把春秋问蟪蛄”为引子,寓意着岁月匆匆,时间就像蟪蛄一样短暂,我们应该珍惜当下。
接下来的两句诗,“俗琐未抛聊尔尔,古心内骛亦区区”,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虽然他并未完全摆脱世俗琐碎之事,但他的内心却渴望追求古代圣贤的生活态度。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得诗人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晚年生活的场景:“系匏于越壤田薄,双鲤铜梁仆赁痡。”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退休后居住在越地,过着简单的农耕生活。诗人用“系匏”来形容自己与家人亲密无间的关系,而“双鲤铜梁”则象征着诗人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艰辛。
最后,诗人以“揃白追游味殊寡,所图荣绮访仙臞。”表达了他对老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艰难困苦,但他依然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余生,追寻那种超脱世俗的神仙般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娱老一首》是北宋诗人苏籀的杰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90年,正值宋哲宗元祐五年。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文学方面,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推动了诗歌的革新和发展。
作为苏轼的侄子,苏籀受到了文坛领袖的影响,也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文学活动。他在这首诗中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既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价值观,也是对他所处的复杂政治环境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