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梦符端午
吾邦重午节,兴目皆可寓。
游人肆喧阗,画舫纷排布。
溯风伐鼍鼓,击楫观竞渡。
骄豪务相夸,水陆争治具。
醉忧瓶之罄,懽迫日云暮。
朋从喜盍簪,谑浪时一遇。
朅来廷尉府,官冷知谁顾。
吻燥无复濡,腹枵何时饫。
堂堂匡鼎来,解后肯同趣。
携家忽过我,市饮容旋酤。
遥知分已投,更喜首暂聚。
慙非浴沂人,鄙志蒙推与。
怜我孤危资,极力为调护。
高谈惊四筵,坐使儿女怖。
便当追彦国,未肯多文度。
长篇粲珠玉,绮语斥霞鹜。
人生类飘蓬,会合宁有数。
交情看白头,何必论新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我们的国家,端午节非常受重视。
人们喜欢以此为契机,尽情地享受节日的乐趣。
游客们在热闹的街头巷尾穿梭,游船在水中穿行。
在河边,锣鼓喧天,击打声此起彼伏;人们划船比赛,争相展示自己的技艺。
富豪们炫耀自己的财富,竞相展示美食和娱乐。
大家都在庆祝佳节,日夜狂欢。朋友们相聚在一起,畅聊欢乐。
我来到了一个冷清的府邸,看着没有几个人的官府,不知道谁会关注这里。
天气燥热,肚子里空空如也,期待着美味的食物。
突然,一位才华横溢的朋友来访,我们立刻共同寻找乐趣。
他带着家人来到我的住所,我们一起去市场饮酒聊天。
我们的友谊如此深厚,让人倍感珍惜。虽然不是志同道合之人,但他的智慧让我感到无比钦佩。
他知道我的困境,竭尽全力帮助我渡过难关。他的谈话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孩子们都感到畏惧。
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并不喜欢过多的炫耀自己。他书写的文章如璀璨的明珠,对浮华的语言嗤之以鼻。
人生就像飘蓬,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有多少次相见。真正的友情不在乎时间的长短,只要我们白发苍苍时还能相互依靠就足够了。
去完善
释义
吾邦:我国。重午:端午节。
兴目:双眼看到的景物。寓:寄托感情。
肆喧阗:尽情喧闹。画舫:装饰华丽的小船。
溯风:迎着风向。伐鼍鼓:敲击鳄鱼皮制成的鼓。
击楫:划桨。竞渡:赛龙舟。
骄豪:骄傲富有的人。务相夸:致力于互相攀比。
水陆:水上和水边。治具:准备食物。
醉忧:忧虑醉酒。瓶之罄:瓶子里的酒喝完。
懽迫:欢愉紧迫。云暮:傍晚。
朋从:朋友们跟随着。喜盍簪:喜欢聚在一起。
谑浪:开玩笑。时一遇:不时遇到。
朅来:过来。廷尉府:主管刑狱的官员住处。
官冷:官职清闲。知谁顾:知道有谁照顾。
吻燥:嘴干。无复濡:不再湿润。
腹枵:肚子空。何时饫:什么时候才能吃饱。
匡鼎:西汉学者匡衡,此处指叶梦符。
解后:事后了解。同趣:有共同兴趣。
市饮:在集市上喝酒。容旋酤:或许能喝到。
分已投:已经投入部分。首暂聚:暂时相聚。
浴沂人:《论语·微子》中“浴乎沂,风乎舞雩”之人,指品德高尚的人。
鄙志:低下的志向。蒙推与:得到他人推荐。
孤危资:处境危险的朋友。极力:尽力。调护:关心照顾。
四筵:四面座位。儿女怖:孩子们害怕。
彦国:宋代文人张镃。多文度:追求文学的程度。
长篇:长诗。粲珠玉:如珍珠美玉般璀璨。
绮语:华丽的言辞。霞鹜:彩霞中的野鸭,比喻华而不实的言辞。
飘蓬:随风飘散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会合:相聚的机会。宁有数:难道有限制吗?
交情:友谊。看白头:看到白头到老的时候。
新故:新朋友和老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陈棣在端午节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地的感触,通过描述节日的喧闹景象、与朋友相聚的欢乐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开篇,诗人提到家乡重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人们的目光都聚焦于此。接着,诗人描述了游人的喧嚣声、画舫的繁华景象以及龙舟竞赛的热闹场面。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在描述节日的喧闹景象之后,诗人转向了对朋友聚会的描绘。他与朋友们一起畅饮、谈笑,享受着相聚的时光。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处境并不如意,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提到了他的朋友匡鼎。匡鼎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欢乐,他们一起在集市上饮酒,度过了短暂的相聚时光。诗人通过这段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人生类飘蓬,会合宁有数。交情看白头,何必论新故”结束全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就像飘蓬,相聚离别都是难以预测的。真正的友谊是不分新旧的,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叶梦符端午》是宋代诗人陈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表达在端午节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94年,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南迁后的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对于金国的侵略始终未能有效抵抗。与此同时,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贫富差距扩大,民不聊生。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文人墨客抒发内心情感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载体。
陈棣生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人生道路颇为坎坷。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用笔墨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这首《次韵叶梦符端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举行龙舟赛、吃粽子等民俗活动,以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然而,陈棣却在这一天的思乡之情中,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悲伤。他的诗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陈棣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沉的反思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