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挟溪亭

标题包含
登挟溪亭
剡中何许隔林坰,无复明峦到眼明。 頼有西南天一角,乱云深处叠秋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剡中地区,一片绿意盎然,与外界隔绝。这里没有明亮的山峦映入眼帘,只能看到无尽的树林和空地。然而幸运的是,在这广袤天地的一角,有一片西南天空,那里云雾缭绕,如同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去完善
释义
1. 剡(shàn):古县名,即今浙江嵊州。这里是借指诗人的故乡。 2. 林坰(jīng):林野。这里指远离尘世的山林地带。 3. 无复:不再。 4. 明峦:明亮的山峦。 5. 赖有:幸亏还有。 6. 西南:泛指诗人所在之处的方位。 7. 秋屏:秋季的风景画。这里形容蓝天白云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登挟溪亭》,作者是南宋诗人王铚。此诗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欣赏自然风光的情景与心境。首句“剡中何许隔林坰”描绘了在竹林深处寻找夹溪亭的场景。接下来的“无复明峦到眼明”写出了诗人在山中迷失方向,无法看到远景的无奈心情。然而,当诗人抬头仰望天空,却发现西南方的天空一角有云层簇拥,犹如一幅壮美的画卷。最后一句“乱云深处叠秋屏”形象地描绘了那片云彩犹如秋天的屏风一般叠嶂。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尽管眼前迷雾重重,但仍有美好景象等待发现的积极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铚的《登挟溪亭》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金兵侵略、南北分裂的困境之中。王铚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坚韧与恬淡。 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王铚身处江南一带,面临着家国之忧,他选择通过游历山水、寄情于景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游览挟溪亭时所作。 诗人在描绘挟溪亭的美景时,抒发了对自然山水的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透过优美的诗句,我们仍能感受到诗人内心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种忧虑与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形成鲜明对比,使这首诗具有了深沉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