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剡溪久寓

标题包含
剡溪久寓
山水戴逵色,尚余清兴中。 千岩落花雨,一径卷松风。 酒茗延幽子,图书伴老翁。 长生吾不羡,久悟去来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水的景色就像是戴逵的画笔,还在我的心中留下清新脱俗的情趣。 万千山峰和飘落的樱花一同伴着细雨,而松树则在小径边随风起舞。 用酒和茶款待那些隐逸之士,与书籍和古画相伴的是年长的老者。 我不羡慕长生不老的生活,因为我在长久的岁月里早已领悟到生命的来来往往,皆是相同。
去完善
释义
1. 剡(shàn)溪:水名,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内。 2. 戴逵(duī):东晋画家、雕塑家,以山水画著称。 3. 清兴:清雅的兴致。 4. 千岩:形容山峦重叠。 5. 花雨:指飘落的花朵如雨。 6. 一径:一条小路。 7. 卷松风:风吹动松树的声音。 8. 酒茗:美酒与香茶。 9. 幽子:隐士。 10. 图书:书籍。 11. 老翁:老年人。 12. 长生:长生不老。 13. 久悟:长久地领悟。 14. 去来同:指生死轮回的道理。
去完善
赏析
《剡溪久寓》是南宋诗人王铚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剡溪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隐逸之志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联“山水戴逵色,尚余清兴中”,以晋代画家戴逵的画作为比喻,展现了剡溪山水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山水如同戴逵的画作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千岩落花雨,一径卷松风”,通过描绘山间落花的缤纷景象和风吹松林的悠扬之声,进一步展现了剡溪的自然美景。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 颈联“酒茗延幽子,图书伴老翁”,描写了诗人在此间的日常生活。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酒品茗,谈论诗词歌赋,共度美好时光。这种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诗意和智慧,让诗人感到无比满足。 尾联“长生吾不羡,久悟去来同”,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他认为长寿并不值得羡慕,因为人生不过是时间的流逝。唯有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才能真正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剡溪久寓》是南宋诗人王铚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即南宋孝宗隆兴二年。在这个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和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南宋正处于国势衰微、民生困苦的历史阶段。 王铚,字性之,安徽亳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从军,后因事罢职归田,遂长期寄居剡溪(今浙江嵊县境内)。他的人生际遇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曾参与抗金活动,但在朝廷内部权力倾轧下,最终选择退隐田园,以诗酒为伴,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剡溪久寓》这首诗中,王铚以“剡溪”为背景,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同时,他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如东汉隐士严子陵等,表达了自己隐逸之志和对高尚品质的敬仰。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