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陈彦山

标题包含
寄陈彦山
送君忆昔入鼇山,愁折江梅踏雪还。 别后重添十年老,静中犹借半生闲。 文章千古心空在,书史三冬手自删。 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曾经与你一起登山欣赏美景,别离后白发增多的我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那文章背后的千古志向依然在心间,而我则在书中寻找慰藉,度过这漫漫岁月。期待着有一天,我们能够在山间再次相遇,共同分享那份喜悦与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送君:送别友人。 2. 忆昔:回忆过去。 3. 入鼇山:指进入翰林院任职。鼇山,传说中大海中的仙山,这里借指翰林院。 4. 愁折:为离别而伤感。 5. 江梅:长江沿岸的梅花。 6. 踏雪:行走在雪中。 7. 别后:分别之后。 8. 重添十年老:表示经过十年的变迁,自己已经老去。 9. 静中:平静的心态。 10. 犹借半生闲:还能享受到半生的清闲时光。 11. 文章千古心空在:指自己的文学才华仍然存在。 12. 书史三冬手自删:指自己在冬天阅读历史书籍,并且亲自加以整理。 13.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 14. 山中有琪树:山中有珍贵的树木。 15. 伤心何日得同攀:何时才能一起欣赏这些珍贵的树木,表达了渴望与友人重逢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铚写给他的朋友陈彦山的离别赠言。首联通过回忆两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颔联则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心境变化,岁月沧桑,心境却愈发宁静。颈联抒发了作者对文章千古流传的感慨以及对书史的热爱和执着。尾联则用山中琪树的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期许和对重逢的渴望。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铚的《寄陈彦山》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原地区因战乱不断而陷入混乱,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诗人王铚寄予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王铚本人也深受战乱之苦,他曾因为战乱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陈彦山。尽管他们各自身处异地,但彼此之间的友谊却并未因此减弱。这首诗就是王铚在漂泊过程中,想念远在异乡的陈彦山时所创作的。 在诗中,王铚表达了他对陈彦山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动荡不安的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出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不满和谴责。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一个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真挚深厚的友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