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十咏·夜风
倚竹佳人生意愁,那知情伴夜蝉幽。
一山风月龙吟罢,声入江云嫋嫋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竹下佳人孤独神伤,谁知那情人在幽静的夜晚和蝉共鸣。
一座山在月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寂静,龙吟般的声响传到江边的云朵里,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去完善
释义
1. "倚竹":指的是竹林,这里比喻君子、高士的居所或精神寄托地。
2. "佳人":泛指美丽的女子。
3. "生意愁":对生活产生忧愁。
4. "情伴":有感情的伴侣,这里指夜蝉。
5. "幽":形容声音低沉、微弱。
6. "一山风月":山间的风和月,代指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7. "龙吟":形容声音响亮,这里借喻风吹竹叶的声音。
8. "声入江云":声音传入了江边的云层。
9. "嫋嫋":形容风声柔和悠扬。
10. "秋":指秋天的景致,这里可能指竹影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深沉的夜景画面,将夜色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首句以“倚竹佳人”为意象,展现出一种孤独、哀怨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蝉鸣声,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思和感慨。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山风、月光和龙吟等元素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最后以“声入江云嫋嫋秋”收尾,使整首诗的情感得以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墨君十咏·夜风》是宋代诗人王铚创作的一首描绘夜风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左右,正值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即靖康之耻(1126年)之后,宋室南渡之时。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王铚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时期。他在政治上的抱负未能实现,曾在朝为官,但因直言敢谏而遭排挤,最终被贬谪出京,流寓江南。这段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风物有着更为深刻的体悟和感慨。
在这一历史时期,北宋王朝正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北方的金国不断侵略,致使国家分裂,百姓流离失所。南宋建立后,尽管朝廷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仍未摆脱战乱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夜风的描绘,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