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孺臞庵
全家高隠白云关,事不萦怀梦亦闲。
欵乃交撑渔市散,隔江城郭是人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全家人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隐居,生活的琐事从不挂心,梦中也没有烦恼。
船夫们互相呼唤着在渔市交易,远处的城市仿佛与人间隔着一道江河。
去完善
释义
白云关:指作者所在的白云山下的一座山间关口,用以表现其所居之地的清静。
萦怀:牵挂在心上。
欵乃:指船夫摇橹击水的声音。
交撑:交错支撑。形容船只众多,紧密相连。
渔市散:渔市的交易结束,渔船陆续离开。
去完善
赏析
《王文孺臞庵》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词,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家人隐居在白云深处的景象,表达了他们超脱尘世、心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用“事不萦怀梦亦闲”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这种生活状态的宁静与自在,仿佛世间的纷扰都与他们无关。而“欵乃交撑渔市散,隔江城郭是人间”则展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周边环境:渔市的喧闹和江城的繁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文孺臞庵》是南宋诗人王铚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5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阶段,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王铚作为一名文人,生活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命运也受到时代的影响。他曾历任州县官吏,后因战乱而辞官归隐。这首《王文孺臞庵》正是他退隐后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
诗中的“王文孺”是王铚的自号,意为“文弱的读书人”。“臞庵”则是指他隐居的地方,象征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臞庵的描绘,表达了他在乱世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同时,诗人还以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当时江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