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地藏院
泥泞行良苦,青山且眼前。
题诗如昨日,倒指已三年。
僧榻寒宵雨,渔村落照烟。
薄游聊复尔,终拟老林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行走在泥水中实在辛苦,而青山就在眼前。
提笔写诗仿佛就在昨天,但一掐手指却已经过了三年。
寒冷的夜晚在僧侣的床铺上听着雨声,看到渔村的落日照着烟雾般的水汽。
短暂的游玩不过如此,最终我仍打算回归山林与泉水。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泥泞:表示道路难行,满是泥水。
2. 行良苦:出行很艰辛。
3. 青山且眼前:美丽的青山已经出现在眼前。
4. 题诗如昨日:回顾过去像昨天一样还在写诗。
5. 倒指已三年:时间已经过去三年了。
6. 僧榻:指和尚的床铺。
7. 寒宵雨:寒冷的夜晚下雨。
8. 渔村落照烟:在夕阳的余晖下,渔村升起袅袅炊烟。
9. 薄游:短暂的旅行。
10. 聊复尔:姑且如此。
11. 终拟老林泉:打算最后在山林泉水之间度过晚年。
去完善
赏析
《重到地藏院》是一首抒写诗人对故地重游、时光流逝的感慨的诗篇。首联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地藏院的情景,虽然路途艰辛,但青山就在眼前,给人以希望和力量。颔联以“题诗如昨日”暗示时间仿佛停滞,而“倒指已三年”则表现出光阴流逝之快。颈联通过描写僧人榻上的寒夜雨和渔村的落照烟,展现了地藏院的宁静与悠远。尾联表达出诗人只想暂时游历,最终还是要回归山林的愿望。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流露出作者对故地深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到地藏院》是南宋诗人严粲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在这个时期,严粲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经入仕为官,但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在离开官场后,他回到家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探讨学问,诗酒相酬。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十分复杂。宋朝内部党派斗争激烈,外部面临着金国的威胁。然而,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文化的发展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骚客和文学作品。在这种背景下,严粲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