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
白云苍海一重重,傍舍遥闻隔坞钟。
月上更无人语闹,雪深空认虎行踪。
诗书共喜灯前论,茗果翻疑梦里逢。
脱屣高谭无限乐,煴鑪寒拥日高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层层叠叠的白云与沧海相映成趣,临近的房屋远远就能听到山坞中的钟声。夜晚月上升起,周围寂静得听不到人声喧闹,大雪茫茫中只能依稀辨认出老虎的足迹。在灯光下共同赏析诗书,品茗尝果仿佛是在梦境中相逢。脱去鞋子沉浸在高雅的谈吐中享受着无尽的快乐,围炉取暖度过寒冷的冬日。
去完善
释义
1. "白云苍海一重重":此处的"苍海"是蓝色的海洋之意。"白云苍海一重重"描绘了诗人远眺大海时看到的层层叠叠的云彩与海水相接的景象。
2. "傍舍遥闻隔坞钟":"傍舍"意为近处的房屋;"遥闻"表示在远处就能听到;"隔坞钟"指从山谷中传来的钟声。这句诗描述的是,在山谷中的寺庙传来悠远的钟声,诗人虽身处村庄却仿佛能闻到那钟声。
3. "月上更无人语闹":这句诗意味着夜深人静之时,月亮升起,周围再也没有人说话吵闹,环境十分宁静。
4. "雪深空认虎行踪":这句诗表明积雪很深,只能根据雪地上的足迹辨认出猛虎曾经经过的痕迹。
5. "诗书共喜灯前论":这句诗表达诗人在灯光下研读诗书并分享心得的喜悦之情。
6. "茗果翻疑梦里逢":"茗果"指的是茶水和水果;"翻疑"意思是反而怀疑;"梦里逢"是说仿佛在做梦一般。这句诗形容诗人品尝着茶水和水果,感觉像是在梦中。
7. "脱屣高谭无限乐":"脱屣"意为轻松自在地生活;"高谭"是谈论高雅之事;"无限乐"形容非常快乐的心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高雅谈话的乐趣之中,感到非常愉悦。
8. "煴鑪寒拥日高舂":"煴鑪"是指烧火取暖的炉子;"寒拥"表示寒冷中相拥;"日高舂"指的是清晨阳光逐渐升高的时刻。这句诗描绘了在寒冷的早晨,诗人围着火炉取暖,欣赏着渐渐升高的太阳。
去完善
赏析
《次韵和酬》是明代诗人释惟晤的一首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品茗论诗、畅谈人生的愉悦心情。
首联“白云苍海一重重,傍舍遥闻隔坞钟”,描绘了远处的山峦起伏,白云缭绕的壮丽景色。这里的“苍海”并非指真正的海洋,而是借指广阔的山川。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邻近的房屋中传来了悠扬的钟声,进一步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颔联“月上更无人语闹,雪深空认虎行踪”,描写了夜晚的景象。在月光下,村庄显得格外宁静,没有喧嚣的人声;而在雪地中,诗人发现了老虎留下的足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敏锐度。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乡村夜景的宁静之美,又暗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心境。
颈联“诗书共喜灯前论,茗果翻疑梦里逢”,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在这里,他们一起欣赏诗词,谈论心得,共享茶果,仿佛身处梦境一般。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脱屣高谭无限乐,煴鑪寒拥日高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愉悦心情。他们脱掉鞋子,尽情地畅谈,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里“煴鑪寒拥”是指用微火取暖,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寒冷冬日里相互关爱、共度时光的深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韵和酬》是宋代著名僧人释惟晤的一首抒怀诗。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初期。在释惟晤的一生中,他曾游历过各地名山古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并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正是他在游历过程中,对人生感慨的抒怀之作。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北方金国的侵略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山河破碎;另一方面,南宋朝廷内部的权臣争斗也使得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于佛教,寻求心灵的慰藉。释惟晤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通过诗歌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幻泡影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