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瓜洲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秋天的霜雁在烟波浩渺的江面叫唤时,仿佛是在提醒我们寒意已至。芦花在秋风中翻飞,如漫天飘雪洒落。我渴望乘风破浪而去,但夜晚的孤舟仍然停泊在江边。那遥远的地平线上,暮色四合,云雾茫茫;而在瓜洲之外,月亮渐渐升起,光明如初。

去完善
释义
1. 瓜洲: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的渡口,位于江苏扬州南郊。
2. 霜雁:秋天的雁群。
3. 芦花:指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花。
4. 吹雪:风吹起的芦花。
5. 苍茫:旷远迷茫的景色。
6. 云树:云朵与树木,这里指远方的天空和树梢。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夜过瓜洲》描绘了长江沿岸的美丽夜景和作者的感慨之情。开篇两句“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为我们展现了瓜洲的秋天的景象,霜雁惊起,夜色中的江面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秋意。接下来的两句“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将视野扩展至宽阔的江面,随风飘舞的芦花被描述为“吹雪”,更显出大江气派的壮丽。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离别的愿望,想借此机会走出生活的藩篱,展现出其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而最后两句“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则勾勒出辽阔的天地与明亮的月色,使全诗的画面更加丰富生动,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过瓜洲》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清朝乾隆年间,当时袁枚正担任县令,因厌倦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过着自由闲适的生活。这段时间内,他游历名山大川,结交文人墨客,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乾隆盛世,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僵化,知识分子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盛行。袁枚作为一位有见识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脱离世俗纷扰、追求真善美的渴望。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基于袁枚这一时期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在诗中,他以瓜洲为题,描绘了夜色中的江水和船只,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