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

标题包含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 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天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遥远的边境,破晓的曙光;深秋时节,阴雨弥漫。 君主之恩,感天动地,边疆小吏,忠诚可嘉。 海上的旗帜飘扬,老去的岁月悄然。 竹子依然保持坚韧,苍鹰早已准备就绪。 公务之余,常常闭门独酌;忧愁涌上心头,唯有借酒消愁。 身处天涯,忧心国事,泪水沾满衣襟。
去完善
释义
1. 荒徼(jiǎo): 荒远的边境。 2. 辰阳: 古县名,位于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 3. 主恩: 指皇帝对臣下的恩情。 4. 边宦: 指在边远地区任职的官员。 5. 隼(sǔn): 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状,背部羽毛颜色较深,主要捕食鸟类和哺乳动物。 6. 务退: 指公务繁忙或处理完毕。 7. 门多掩: 门窗经常关闭,表示家中无人。 8. 忧国: 为国家担忧。 9. 无日不沾襟: 形容忧伤之情时刻萦绕在心头。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述了辰州这一偏远边陲的恶劣环境,荒凉且瘴气弥漫。 颔联:表现出作者身在边疆,但依然心系国家,愿为朝廷尽忠效死的心情。 颈联:海上红旗满,指的是唐军的水师船只,表明国家水师力量强大;隼静则暗含作者渴望平息战乱、民安国宁的心愿。 尾联:表达出作者在忧国忧民之余,也只能通过闭门写诗、借酒浇愁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忧虑。整首诗充满了家国情怀和深深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是一首描绘戍边将士英勇奋战、报效国家的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李豫的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当时的唐朝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边疆战火连绵不断,将士们承担着沉重的责任。戎昱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局势的文人墨客,以亲身感受为出发点,以此表达对战争中的将士们的敬意和同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