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程枢密 其一

标题包含
挽程枢密 其一
厚德推吾党,修名霭列绅。 明经魁别幙,仗节聘殊邻。 南峤思良牧,西枢失重臣。 龙原高冢在,千古卧麒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深厚的道德推动我们的政党,高尚的名声照亮了士绅阶层。 精通经典成为分幕的主角,手持符节聘请特殊邻居。 南方的山岭思念贤明的牧者,西方的枢纽失去了重要的臣子。 龙源的高大墓冢仍在,千年以来沉睡着麒麟。
去完善
释义
1. "厚德":指高尚的品质和道德。 2. "吾党":我们这一类人,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3. "修名":美好的声誉。 4. "霭列绅":聚集在士大夫的行列中。 5. "明经":精通经书,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6. "魁":第一,居首位。 7. "别幙":地方官吏设置的地方,这里指地方官员选拔人才的地方。 8. "仗节":手执符节,古代使者的凭证,这里指担任使者的职务。 9. "聘殊邻":指去邻国友好交往。 10. "南峤":指南方的高山地区。 11. "思良牧":怀念好的地方长官。 12. "西枢":指中央朝廷的重要职位。 13. "失重臣":失去了重要的辅佐大臣。 14. "龙原":地名,这里指程珌的故乡。 15. "高冢":高高的坟墓。 16.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贤能之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程珌悼念其友程枢密的挽诗。首联"厚德推吾党,修名霭列绅"描绘了程枢密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声望。"明经魁别幙,仗节聘殊邻"讲述了程枢密的才学和任职经历,他曾以优异的成绩高中进士,后又担任要职,为国家出谋划策。 颔联"南峤思良牧,西枢失重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大臣的痛惜之情,"南峤"指南方的疆域,"良牧"是对地方官吏的赞美之词;"西枢"则指的是中央政权的核心部门。 尾联"龙原高冢在,千古卧麒麟"表达的是诗人对程枢密身后荣誉的崇敬和怀念,用"卧麒麟"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墓葬,寓意着他的德行和功绩将永远流传后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程珌的《挽程枢密 其一》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正值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南宋王朝的衰落。在政治方面,由于金朝被蒙古击败,使得南宋失去了北方的屏障,面临着蒙古铁骑的直接威胁。经济上,由于战乱频仍,农业和商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民生疾苦,国家财力紧张。 在这一时期的诗人程珌,是南宋的一位文臣,他在朝廷任职多年,担任尚书左丞等要职,曾一度出使金国,对国家的形势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在这首《挽程枢密 其一》中,程珌通过对逝去的前辈程枢密的怀念,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他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南宋王朝的衰落和蒙古帝国崛起的原因。这首诗既是对过去的悼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