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蒲安行诚之秘丞兴州签判
春郊散轻霭,日出车马动。
看君晓装发,送客尊酒重。
众人别良易,我别情靡共。
飞缨转山曲,返颈即成梦。
虽梦去奈何,不梦存者多。
一言起相顾,慷慨成笑歌。
清吟散泉石,醉墨蟠云萝。
人生苦汲汲,浩如长江波。
江波西南流,君行方北辀。
林深足豺虎,路废空亭邮。
处常山中居,出亦山中游。
不嗟吾道穷,每为斯民忧。
忧民竟何为,从事犹俛眉。
晚达十六七,万事悬难知。
但穷圣贤意,莫赋离骚辞。
有得常记我,以慰朝夕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郊野沐浴着薄雾,太阳升起时车辆马匹开始涌动。
看着您清晨整装待发,送别客人只能再举杯祝酒。
他人离别容易,我的别离之情难以言表。
飘动的马尾消失在弯曲的山间小径,回头再看已成梦境。
即使离去也要面对现实,留下的人还有很多事要做。
临别赠言相互感慨,化为慷慨激昂的歌曲。
我们的友谊如同山泉瀑布,又似云萝间的醉墨挥洒。
生活总是充满艰辛,如同长江之水滚滚向前。
江水滔滔流向西南,您的行程却要向北而行。
山林深处藏着豺狼虎豹,废弃的路边只剩下亭子和驿站。
常在山中居住,出门也是山间游玩。
不因世道艰难而哀叹,时刻关心百姓疾苦。
忧心民众却不知怎么做,工作中常常眉头紧皱。
晚年才达到十六七岁的抱负,许多事情依然难以预料。
唯有竭尽所能理解圣贤之意,不要沉浸在离骚的哀愁里。
希望得到的结果能够经常想起我,以此慰藉我对你的日夜思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郊:春天的郊野。
2. 轻霭:薄雾。
3. 日出:太阳初升。
4. 车马动:车辆马匹启动。
5. 看君:看你。
6. 晓装发:早晨整理行装出发。
7. 众人别:指与众人分别。
8. 我别情靡共:我与你的感情无法共享。
9. 飞缨:迅速离去的身影。
10. 返颈:回头。
11. 成梦:成为梦境。
12. 不梦存者多:不做梦的人很多。
13. 一言起相顾:开始互相照顾。
14. 慷慨成笑歌:情绪激昂地歌唱。
15. 清吟:清晰悦耳的歌声。
16. 散泉石:四处流淌的泉水和岩石。
17. 醉墨:喝醉了后用墨书写。
18. 蟠云萝:蜿蜒曲折的云和藤蔓。
19. 人生苦汲汲:人生辛苦忙碌。
20. 浩如长江波:如同长江水般浩渺。
21. 西南流:向西南流动。
22. 北辀:向北行驶。
23. 足豺虎:充满了豺狼虎豹。
24. 废空亭邮:废弃的驿站。
25. 处常山中居:居住在山区。
26. 出亦山中游:出游也在山区。
27. 不嗟吾道穷:不要叹息我的道路艰难。
28. 每为斯民忧:常常为百姓担忧。
29. 忧民竟何为:忧虑百姓到底是为了什么。
30. 从事犹俛眉:做事务必小心谨慎。
31. 晚达十六七:晚年时达到目标。
32. 万事悬难知:许多事情都难以预料。
33. 但穷圣贤意:只求理解圣贤的思想。
34. 莫赋离骚辞:不要写作悲伤的辞章。
35. 有得常记我:有所获得的时候常常想起我。
去完善
赏析
《送蒲安行诚之秘丞兴州签判》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情景和感慨。首联描绘了春日的早晨,车马繁忙的场景;颔联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颈联则通过“飞缨”、“返颈”等词汇,表达了离别的不舍之情。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以及对友人的担忧和期望。尾联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寄语,希望他在艰难时刻能够坚守信念,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蒲安行诚之秘丞兴州签判》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在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冯山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与蒲安行诚之交往的过程中,冯山感受到了友情的真挚和珍贵。在这种情感的触动下,他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深深不舍和祝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