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若不每天写诗,我的灵感会像枯竭的井水。笔墨纸砚如同滑轮和绳索,我将它们用来表达我的情感。
清晨再次汲取水源,得到的依然是一股清流。这首诗歌要送给与我心灵相通的人,其中充满了艰辛与痛苦的经历。

去完善
释义
1. 戏赠友人:以游戏的心态给朋友赠诗。
2.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因善于锤炼字句而被称为“苦吟诗人”。
3.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若有一天不写诗,心灵之源就如废弃的水井一般干枯。
4. 笔砚:毛笔和砚台,这里代指写作工具。
5. 辘轳:一种用绳索吊起水桶,利用轮轴原理将水从井下提升出来的水井装置。这里用来比喻写作的过程。
6. 吟咏:有节奏地诵读诗歌。
7. 縻绠:系在井口的绳子,这里用来比喻写作的成果。
8. 重汲引:重新汲取水源。
9. 清冷:清澈而凉爽的水,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才情。
10. 同怀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11. 苦辛:辛苦、艰难。

去完善
赏析
《戏赠友人》贾岛这首诗意在道出诗人每日用心构思诗歌,以笔砚、吟咏来表达情感。“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表示若有一天没有进行诗歌创作,内心的源泉就像废弃的井水一样无法涌出。“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则描绘了诗人以笔墨砚台为汲取诗意的工具,通过吟咏的方式将灵感编织成诗句。
而后两句的“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意味着清晨再次努力汲取灵感时,依然能收获那份清冷而深邃的诗意。最后两句“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则是希望这首诗能够传达给有共同心境的朋友,虽然诗词里充满了辛苦和酸楚,但那亦是心灵深处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赠友人》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在公元814年,即唐宪宗元和九年。在这一年里,贾岛因为诽谤朝廷被贬为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如韩愈、孟郊等。在与友人的交往中,贾岛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短暂,因此创作了这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衰落阶段,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然而,诗歌文化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诗歌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