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安溪双清阁

标题包含
题安溪双清阁
重开杰阁似天成,气压尘阛境自清。 一水深澄苍玉远,五峰齐峙翠屏横。 未谐广厦万间志,且惬行人六月情。 蚤晚定能夸盛事,凤池桥上看蓬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重建辉煌的高阁仿佛天然生成,气势磅礴,使周边环境变得清新宜人。 一座水潭清澈见底,深如苍玉,远方五座山峰并肩耸立,如同绿色的屏风横陈。 虽然尚未实现广大屋宇的愿望,但已经让来来往往的人在炎炎夏日感到舒适。 早晚必定可以成为引人赞誉的盛事,在凤池桥上欣赏美景宛如仙境。
去完善
释义
重开杰阁似天成:重开的双清阁如同天然生成一般,形容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气压尘阛境自清:双清阁的气势使得周围的市井尘埃都变得清新。 一水深澄苍玉远: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如同深青的玉石般遥远,用来比喻水的清澈和深不见底。 五峰齐峙翠屏横:五座山峰并立,就像一块绿色的屏风横卧在那里,形象的描绘了山景的壮丽。 未谐广厦万间志:还没有达到建起成千上万的房屋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一些关切。 且惬行人六月情:暂时满足行人在六月的炎热天气中的清凉需求,表示双清阁给行人带来的清凉惬意。 蚤晚定能夸盛事:早晚一定能因为这个美丽的景观而引来众多的人来欣赏,表现出诗人对双清阁美景的自信和期待。 凤池桥上看蓬瀛:在凤池桥上欣赏远方的蓬莱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和对远方的向往。
去完善
赏析
《题安溪双清阁》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述了安溪双清阁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此景的情感。首联写双清阁的开阔与壮丽,彰显了其雄伟的气势;颔联以水和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颈联则表达了作者期望实现万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尾联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自信。整首诗层次分明,韵律和谐,流露出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安溪双清阁》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一时期,宋室南渡,偏安江南,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以发展,文人墨客多有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 陈宓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陈宓年轻时即有文名,然而科举失利,仕宦不顺。他曾在泉州任职,在此期间游览了安溪双清阁,并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 陈宓所处的时代,正值宋朝南北对峙的特殊时期,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之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陈宓以山水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