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栖馆

标题包含
寒栖馆
苍崖凌绛霄,横席坐高迥。 遥夜闻吹箫,山空月华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苍茫的山崖与天空相连,横坐在广阔的地方,一片遥远宁静的夜晚,山中传来悠扬的吹箫声,月亮的光芒在山谷中显得格外寒冷。
去完善
释义
1. 寒栖馆:是诗人在庐山的一座书屋名称。寒表示寒冷,栖表示栖息,寓意隐居之地。 2. 方士繇:诗人名字,活跃于南宋时期,曾任江州郡守。 3. 苍崖:指的是庐山悬崖,以青色为主,故称苍崖。 4. 凌绛霄:凌,指到达;绛霄,形容天空的红色,这里是指登上红色霞光映照的庐山顶峰。 5. 横席:指横向放置的席位,这里暗示诗人在山顶上布置了座位。 6. 坐高迥:在高山上坐下,感受空旷辽远的视野。 7. 遥夜:遥远的夜晚,形容夜深人静之时。 8. 吹箫:描述山中有人吹奏箫声。 9. 山空:形容山间寂静的环境。 10. 月华:月光,代指月色。 11. 冷:感觉寒冷的意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山水夜景图。首句“苍崖凌绛霄”以悬崖为象征,寓意诗人志存高远、傲然独立的精神风貌。接下来“横席坐高迥”则表达出诗人在高处远望的悠然心境,传达出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恬静心态。然后“遥夜闻吹箫”与“山空月华冷”两句,通过遥夜中悠扬的箫声和山中冷清的月光,展现出一幅深山幽谷的美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画意。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同时也是一种孤独的情绪,寓示着诗人虽然身处清幽之地,但仍不能摆脱世俗的烦恼和忧虑。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观,又带有深深的哲理思考,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栖馆》是宋代诗人方士繇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士大夫们通常会选择退隐山林,追求心灵的宁静。 在创作《寒栖馆》时,方士繇正处在一个人生转折期。他曾经是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但在官场遭受挫折后,决定放弃世俗的追求,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宋代社会呈现出一种崇尚隐逸文化的趋势。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退隐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方士繇的诗作《寒栖馆》也成为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