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丹崖

标题包含
丹崖
丹崖石气凝高秋,碧溪上引天河流。 金堂石室不可到,玉棺莓苔生古愁。 僊人昔乘紫云去,白马摇鞭在何处。 茫茫尘世那得知,幔亭空记当年事。 君不见茂林松柏已萧疎,干鱼犹祭同亭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悬崖间,有厚重的石头气息凝固了高远的秋天;青翠的溪流像一条通道,引领天上的河流向下。金子般珍贵的石屋无法到达,只有翠绿的棺材和苔藓滋生着古老的忧伤。神仙们已经乘坐紫色的云彩离去,骑白马的人在哪里摇动着马鞭呢?在这茫茫人世间谁能知道他们的行踪,唯有幕帘后的亭子还能记得那些过去的传说。您没有看到吗?茂密的树林中松树和柏树都已变得稀疏,干枯的鱼仍在被祭祀于共同的亭子里。
去完善
释义
1.丹崖:泛指红色的峭壁。 2.碧溪:清澈的溪流。 3.金堂石室:古代帝王的陵墓。 4.玉棺:豪华的棺材。 5.莓苔:一种青苔。 6.紫云:仙人乘坐的云彩。 7.幔亭:指山中吊挂的帷幔装饰的亭子。 8.干鱼:晒干的鱼。 9.同亭祠:祭祀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丹崖》是诗人方士繇所写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仙人传说的诗歌。诗人以丹崖、碧溪、金堂石室、玉棺、僊人、紫云、白马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世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丹崖山中的美景,表达了对古代神话仙境的向往和怀念。同时,诗人也以茂林松柏、干鱼祭祀等象征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古代神话传说的传承和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丹崖》是南宋诗人方士繇所作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后期(1160-1279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战乱频繁。而方士繇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方士繇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笔下,丹崖这样壮美的自然景观成为了他抒发爱国情怀的象征。通过描绘丹崖的壮丽景色,方士繇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民族振兴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