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玉赴阙
寂寞扬雄与世疏,頼逢佳友慰穷居。
深沉智虑三冬学,磊落胸怀万卷书。
自古贤豪今日盛,看君才调几人如。
还朝好作登瀛客,闻说元臣荐子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远离尘世的杨雄,幸有好友陪伴共度过贫穷的岁月。
他在寒冬中勤奋学习,具有深沉的思考和宽广的胸怀,读过的书籍有万卷之多。
自古以来,许多贤能之士在今天依然兴旺发达,您的才华和风度又有几个人能比拟呢?
期待您回到朝廷后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官员,听说已经有重臣推荐您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扬雄:西汉著名学者、文学家,被誉为“天下才子”。
2. 赖逢:依赖遇到。
3. 三冬:指寒冬时节。
4. 磊落:光明磊落,形容胸怀坦荡。
5. 登瀛客:登上瀛洲的文人墨客,此处比喻子玉进入朝廷。
6. 元臣:地位显赫的大臣。
7. 子虚:即《子虚赋》,是汉代司马相如所写的一篇赋,描绘了汉天子游猎盛况。这里借指子玉的文章才华受到重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子玉即将赴京的安慰和期许。首句以扬雄的孤独引出子玉的遭遇,暗示他在世间所受的冷落;接着提到诗人的出现抚慰了子玉的困境,体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颔联赞美子玉具有深远的智慧和广阔的胸怀,并为他寓含“博学”的学者形象增色。颈联则以贤豪为比喻,表达了对子玉才能的高度认可。尾联则预见了子玉在京城的美好前景,以及在政坛上发挥才能的可能性。全诗在鼓励朋友的入世进取中流露出对知识分子的深深关注与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安礼的《送子玉赴阙》这首诗创作于北宋仁宗时期,子玉即他的好友刘子玉。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礼本人在政治上曾担任过御史台主簿、度支员外郎等职位,他性格刚直,力主改革,但因朝中政治斗争复杂而未能充分发挥其才干。
在诗歌所创作的时期,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官僚机构臃肿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王安礼虽身处庙堂之高,却能洞察民间疾苦,关心国家治乱,这正是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