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卢长史居
昔年传得文标集,每对青灯一起予。
偶访袁人寻古事,旧时居处已民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流传下来的文标全集,每当夜晚点上油灯我就会拿起一起阅读。偶然间寻访袁州之地探寻古代遗韵,发现曾经的故居已经变成了普通的民宅。
去完善
释义
《伤卢长史居》:这首诗是作者在寻访卢长史故居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
1. 昔年传得文标集:昔年,指过去的时间;文标集,指文学作品的选集。这句诗的意思是,过去曾经得到了一本记载了文学作品选集的书籍。
2. 每对青灯一起予:每,表示每次;对,对着;青灯,指油灯,因为灯光柔和,所以称为青灯;一起予,指一起欣赏。这句诗的意思是,每次对着青灯一起欣赏这些文学作品。
3. 偶访袁人寻古事:偶访,指偶尔拜访;袁人,这里指的是袁州,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即现在的宜春市;古事,指古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这句诗的意思是,偶尔去袁州探访,寻找古代的历史故事。
4. 旧时居处已民居:旧时,指过去的时候;居处,指居住的地方;已民居,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的住宅。这句诗的意思是,过去卢长史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住宅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伤卢长史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昔年传得文标集”,意为诗人曾经得到过卢长史的文章集子,从中可见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接下来两句“每对青灯一起予,偶访袁人寻古事”,以青灯相伴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和卢长史昔日研讨学问、交流思想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访故地、追寻古人足迹的愿望。然而最后一句“旧时居处已民居”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昔日的居所已经变成了普通的居民住宅,卢长史的踪迹已然无处可寻。这首诗以怀友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故人无法重逢的哀伤,同时通过描述故居的变化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沧桑,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伤卢长史居》是南朝诗人萧元之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朝梁武帝时期(502-550年),这个时期是南朝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诗歌创作在梁武帝的提倡下较为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萧元之正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是梁武帝的侄子,曾在梁朝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由于与皇帝的亲戚关系,他也受到皇权的压力和猜忌。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离开权力中心,开始了一段漂泊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入民间,体验到了百姓的困苦生活,这也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南朝梁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相对繁荣,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方面,由于皇权的集中和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农业生产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士族阶级的奢侈腐化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道德沦丧,民生疾苦。萧元之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了这些问题,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