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

标题包含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
山无数,雨萧萧。路迢迢。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 梦随春絮飘飘。知他在、第几朱桥。说与杜鹃休唤怕魂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号书舟,又号江山万里楼主,出生于江南,南宋末年至元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其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据《宋诗纪事》记载,他是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的进士。 在文坛上,程垓与当时文豪周...查看更多
成都吃客
去完善

译文
山丘连绵不绝,细雨潇潇洒落。路途遥遥漫长。风景非比芙蓉城下的杨柳腰枝那般柔美。 梦想随着春天的飞絮飘荡。却不知他如今正身处哪个桥头。告诉杜鹃鸟不要呼唤以免让人更加神伤。
成都吃客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如下: 1. 山无数:形容连绵不断的群山。 2. 雨萧萧:形容雨水纷纷扬扬的样子。 3. 路迢迢:形容道路漫长而遥远。 4. 不似芙蓉城下去,柳如腰:这里借用了古代成语“芙蓉出水”,比喻美女的容貌和身材,但此处意思是路途遥远,不再是芙蓉城那样美丽的景色。 5. 春絮:春天的柳絮。 6. 第几朱桥:指不知在哪座红色的桥上。 7. 杜鹃:鸟名,叫声悲切,常用于表达悲伤的心情。 8. 魂销:灵魂消散,形容极度恐惧或痛苦的情景。
成都吃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山无数”起笔,描绘了宽阔的山脉和绵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沉的氛围。接下来的“路迢迢”则暗示出主人公的行程遥远,充满艰辛。通过与“芙蓉城下去,柳如腰”的对比,突显了主人公正经历的困苦环境。 “梦随春絮飘飘”一句富有诗意,展现出作者对梦境的美好憧憬。而他又在寻找那未知的伴侣,希望杜鹃鸟不要叫出声来,免得触动了他的思念之情。
成都吃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愁倚阑(三荣道上赋)》是宋代词人程垓创作的一首抒怀词。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此时,北方大片土地被金国占领,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黑暗,民生疾苦。 在创作这首词时,程垓正身处三荣道,这是一条由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到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官道,沿途风景秀丽,但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词人在旅途中目睹了国家沦丧、民生疾苦的景象,感慨万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愁倚阑》。 在这首词中,程垓以“倚阑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金国侵略者的愤慨。这种情感在当时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南宋末年文人士大夫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
成都吃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