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栖梧(客临安,连日愁霖,旅枕无寐,起作)

标题包含
凤栖梧(客临安,连日愁霖,旅枕无寐,起作)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号书舟,又号江山万里楼主,出生于江南,南宋末年至元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其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据《宋诗纪事》记载,他是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的进士。 在文坛上,程垓与当时文豪周...查看更多
sosay是大妮
去完善

译文
九月的江南,烟雨蒙蒙。旅客孤独寂寞,整夜都无法入睡。清晨起床登上小楼,观望那如同海市蜃楼般的景色,远处的渔村和市井隐约可见。 孤独的雁儿从西边的家乡飞来,估计是秋天到了。可笑的是,我还无法决定何时回归故里。床头的剑和桌上的书籍是我唯一的陪伴,我不甘心让这朵黄色的花朵独自承受泪水。
sosay是大妮
去完善
释义
1. 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 2. 愁霖:连绵不断的秋雨。 3. 到晓:直到天亮。 4. 小楼:指居所的楼房。 5. 海气:雾气笼罩的海滨景象。 6. 渔樵市:渔民和樵夫进行交易的市场。 7. 断雁:离群的孤雁。 8. 家万里:形容距离家乡很遥远。 9. 黄花:这里指的是菊花,古人常用菊花代表秋天的景色。
sosay是大妮
去完善
赏析
《凤栖梧》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旅居临安时面对连绵阴雨、无边乡愁的沉重心情。首句“九月江南烟雨里”便描绘出一幅朦胧而寂寥的水乡画面。接下来,“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则道出了作者独在异乡的无奈和忧虑。 “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两句描述了作者登上小楼看到的景象:那如同海洋般浩渺的集市和匆匆忙碌的渔夫樵夫,构成了一幅繁华又略带模糊的画面,令人生发无限感慨。 下片“断雁西边家万里”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心情。尽管远在天涯,心中却挂念着家乡的亲人,想象着秋天到来时的情景,渴望回到家人身边。最后两句“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表示作者虽然忧愁满怀,但依然保持坚强的心态,不愿让自己的意志被这多愁善感的秋天打败。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乡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作者心中的惆怅与向往,展现了南宋时期漂泊者的典型心境。
sosay是大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栖梧》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程垓在公元12世纪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艰难时期。 在诗人生活的这一时期,金国南侵,使得南宋丧失了北方的大片土地,百姓流离失所。由于当时的皇帝赵构在位,他沉湎于享乐,对朝政不闻不问,使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程垓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抱负的文人,对于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此时,程垓因一场连绵的秋雨滞留临安,无法入睡。在这首词中,他将个人的离愁别绪融入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中。通过对客居他乡、孤身旅宿的描绘,以及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sosay是大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