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洁堂别岁
月底南枝插屋椽,无人共赏祇凋年。
我慙王氏青毡旧,君效坡翁白鹤迁。
小隠未荒存菊径,独清难涴出山泉。
归时好待春江涨,稳泛轻舟一叶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末南边的树枝已经伸展到了屋顶上,却没有人与我共同欣赏,只能独自度过这凋零的季节。我对此感到羞愧,因为我没有像王家的青毡一样长久,你则在效仿苏东坡的白鹤迁移。我们在小小的隐居地并没有荒废生活,保存了菊花的幽径,独自清洁难以沾染的山泉。当我们回去的时候,正好等待江水的上涨,稳稳地驾驶着轻舟漂浮在一片莲花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月底南枝插屋椽:“月底”指月末、月底时分;“南枝”指南方或南边的枝头。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月末时看到南边的枝头景象。
2. 无人共赏祇凋年:“无人共赏”指没有人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祇凋年”意为只感慨时光流逝,年华已逝。
3. 我慙王氏青毡旧:“我慙”意为感到惭愧;“王氏”是指书法家王羲之;“青毡”指的是一种青色毛毡,常用来比喻家园。这里可能是作者以王羲之自比,表示自己的书法成就不如王羲之。
4. 君效坡翁白鹤迁:“君”指的是对方,即作者的朋友;“坡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号;“白鹤迁”是一个成语,原意指白鹤高飞,后来用指高洁之士远行。这里可能暗示朋友要离去。
5. 小隠未荒存菊径:“小隠”是指暂时隐居;“未荒”表示尚未荒芜;“存菊径”可能指的是留下美好的回忆或者友谊。
6. 独清难涴出山泉:“独清”表示独自保持清高;“难涴”表示难以玷污;“出山泉”可能是借用山泉水纯净的形象,来形容自己独善其身的心境。
7. 归时好待春江涨:“归时”指回来的时候;“春江涨”形容春天的江水上涨,象征着生机勃发。
8. 稳泛轻舟一叶莲:“稳泛”指平稳地行驶;“轻舟”是小船;“一叶莲”可能指的是一片荷叶状的船只。这里表达了作者期待朋友归来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
赏析
《次韵洁堂别岁》是一首描绘离别、怀念与期望的诗词。首联“月底南枝插屋椽,无人共赏祇凋年。”以月下的南枝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无人陪伴共赏美景的遗憾。颔联“我慙王氏青毡旧,君效坡翁白鹤迁。”这里,作者自比为王羲之,而将洁堂比作苏轼,表示两人虽已离散,但友谊长存。颈联“小隠未荒存菊径,独清难涴出山泉。”则是对洁堂品质的象征,既赞美其高洁的品质,又暗示了他们即将分别的事实。尾联“归时好待春江涨,稳泛轻舟一叶莲。”是诗人的展望和期待,他盼望着将来能够相聚的时候,可以一起欣赏春江的美景,泛舟湖上,共享宁静的时光。整首诗节奏流畅,情感深沉,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洁堂别岁》是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马廷鸾的一首离别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257年,当时马廷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这首诗是在岁末之时,诗人即将离开翰林院之际,为表达对朋友的眷恋之情和对时光的感慨而作。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马廷鸾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原本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南宋末年动荡的政局下,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权臣贾似道而被贬谪。虽然后来得以重返朝廷,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之感日益加深。此时,正值南宋灭亡的前夜,国家局势愈发危急,马廷鸾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社会风气腐败,朝政混乱,官场黑暗。许多文人志士为了生存,不得不迎合权贵,导致文人的独立精神和风骨逐渐丧失。然而,马廷鸾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保持了一颗纯洁的心灵。这一点,在他的诗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