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蒲宪
君不见相如题桥出蜀都,归来驷马驾赤车。
王孙喟叹分金珠,遽喜文君得此夫。
又不见扬雄玄经垂日月,承明昼日见三接。
当年戏为赋甘泉,炯炯至今光不灭。
山川炳灵四载英,两君千载悬盛名。
后来继者谁其人,蒲公使君早飞声。
先皇侧席搜殊杰,明公凛凛来射策。
合沓英词动一时,紫燕飞黄行莫测。
文明天子修前烈,赤轭班输公建节。
二年和气满西川,父老欢娱丰两颊。
锦瑟高张箫鼓集,还见公膺诞弥日。
玉露金风丽早秋,绿樽翠杓明相射。
有酒如渑肉如陵,再拜寿公千百年。
愿公早早树高勋,快插貂蝉据鼎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可能没有注意到司马相如在离开蜀地时,他骑着红色的马驾着高贵的车辆。那时,贵族们都惊叹于他的才华,纷纷赠送财物给他。他们很高兴地看到卓文君找到了这样的丈夫。
同样让人感叹的是扬雄,他的哲学著作流传百世,每天都有人在他面前展现出最高尚的品质。那些年里,他曾经轻松地为皇帝撰写文章,这些智慧之光至今仍然闪耀不息。
大自然培养了四个优秀的人才,这两个人的名声一直流传千古。那么后来的人又是谁呢?是蒲公使君,他早已声名大噪。当时的皇帝怀着期望寻找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这位尊贵的人物终于以非凡的才华被选拔出来。他的华丽辞藻感动了整个时代,紫燕和黄鹂都无法形容他的成就。
文明的君主弘扬先辈的优秀传统,这红色的车轭让公输班输立于政治权力的巅峰。在过去的两年里,四川地区充满了和谐的气息,那里的百姓高兴得满脸红光。
快乐的音乐响彻云霄,人们在庆祝你的生日。那如同玉露般的清凉早晨和金色的秋风陪伴着你。他们用绿色的酒杯和翠色的酒勺向你祝酒,有美酒佳肴为你祝贺千年之寿。我再一次向您敬礼,祝愿您的声名更加显赫,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去完善
释义
君不见相如题桥出蜀都,归来驷马驾赤车:此句中的“相如题桥”指的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因年少时离故乡赴长安时曾在成都升仙桥题下"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此桥"的豪言壮志。后来他果然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近臣,实现了年轻时的抱负。
王孙喟叹分金珠,遽喜文君得此夫:这句描述的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卓文君是富商的女儿,与才子司马相如私奔至临邛。其父看到女儿和司马相如恩爱,感慨万千,最后也接受了这个女婿,分给两人金珠财物。
又不见扬雄玄经垂日月,承明昼日见三接:此句赞美扬雄的才学。承明指汉代承明殿,皇帝会在这里听取大臣们的谏议;昼日三接,形容受到皇帝的频繁召见。
山川炳灵四载英,两君千载悬盛名:该句意为,有着山川之灵的蒲公(指主人公蒲宪),将如同司马相如和扬雄一样千古留名。
去完善
赏析
《寿蒲宪》描绘了两位历史名人及未来的期望,采用了以典故喻今人的手法,在强烈的对比中突显了被赞美之人的才能与成就。诗中的“蒲公使君”表现出不凡的才能和政绩,得到众人的认可和拥趸。诗人用昔日贤臣辅佐君主的故事,暗含了对蒲公今后能担当重任,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期待。整首诗激情澎湃、韵律优美,令人深受感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蒲宪》是宋代诗人夏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寿蒲宪》大概创作于宋代(960年-1279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文学领域,宋代文人墨客们的诗词作品丰富多样,如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以及范仲淹、陆游等人的诗歌,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从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来看,由于夏倪的生平资料较为有限,我们无法详细地了解他的一生经历。然而,从他留下的作品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表达的人。在《寿蒲宪》一诗中,他通过对蒲草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来看,宋代社会相对安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往往通过诗词歌赋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因此,夏倪的这首《寿蒲宪》或许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