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麻信之二首 其一
弊屣功名懒著鞭,剧谈豪放本天然。闲来每爱从人语,醉里何妨对客眠。体瘁渐成中酒病,家贫全仰卖碑钱。堂堂一去今何在,三尺孤坟罩野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抛弃功名利禄懒得鞭策前行,畅谈豪放本性是自然流露。闲暇时总喜欢与别人交流观点,醉酒后不妨与客人共眠。身体疲惫逐渐变成嗜酒的毛病,家境贫寒全靠卖墓碑的钱支撑。光明磊落的人已经离去如今何处,留下的是覆盖在田野烟雾中的三尺孤坟。
去完善
释义
1. "弊屣":意指无用的东西,这里是作者自嘲的称呼自己的功名心。
2. "剧谈豪放":指尽情畅谈,显示出豪爽奔放的性格。
3. "闲来":闲暇时。
4. "从人语":与人交谈。
5. "中酒病":醉酒后的不适感觉。
6. "家贫全仰卖碑钱":指家境贫寒,全靠替人撰写墓志铭赚些钱财。
7. "堂堂一去":指麻信(疑为作者的一位好友或敬仰之人)离世而去。
8. "三尺孤坟":墓地的大小,这里指麻信的坟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陈庚的形象。开篇两句“弊屣功名懒著鞭,剧谈豪放本天然”,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不屑一顾和对豪放性格的崇尚。接下来两句“闲来每爱从人语,醉里何妨对客眠”,则展示了诗人热爱交谈、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体瘁渐成中酒病,家贫全仰卖碑钱”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尽管身体日渐衰弱,家庭贫困,但诗人依然保持豪放的个性。
最后两句“堂堂一去今何在,三尺孤坟罩野烟”以孤独之坟作为象征,表达了对故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之后,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豪放的性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陈庚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傲骨豪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吊麻信之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陈庚所创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都有很高的成就。
在这个时代,陈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这可能使他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产生了怀疑,也使得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怒更加深刻。
在陈庚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的政治腐败,民间疾苦严重,这使他对社会的现状感到痛心疾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吊麻信之二首 其一》,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