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杨焕然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答杨焕然二首 其一
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在梁苑的美好时光中曾留下过难忘的游览经历,可惜后来遭逢战乱流离,只能徘徊在南方北方之间。此时就请让美丽的女子为我们唱起《金缕曲》吧,不要再对着青翠的山峦感叹时光流逝、白发满头了。人们纷纷向赞皇那样迁移至蜀地,诗歌也如同杜甫抵达夔州时的作品一样感人至深。家中正巧有一部珍贵的经典文献传承下来,应该让孩子们继续学习和研读,使其得以延续发展。
去完善
释义
1. 梁苑:梁孝王刘武所建的王府,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境内,是一个文学活动中心,曾汇集过许多文人墨客。 2. 盛游:指在梁苑时游玩的情景。 3. 乱离:指的是国家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4. 迟留:推迟留下,这里指未能及时返回故土。 5. 红袖:指代美女或歌女。 6. 金缕:古曲名,又称《金缕衣》,是唐玄宗时创作的舞曲。 7. 青山:代表青山绿水,也是隐逸的象征。 8. 子美:唐代诗人杜甫的字。夔州:唐朝设置的州名,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9. 赞皇: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封邑,他曾流放到四川省,在成都从事政治活动,著有《赋得啼猿送客》等诗篇。 10. 玄文:指儒家经典《周易》。 11. 童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师旷看见一只乌龟从朝南的屋子里飞出来,便问周公何以知之,周公回答说:“昔成王卜我鼎足占焉,曰:吉,遂至邕、周。龟往离散以应。”这段故事用来表示能继承家业的人,童乌即指此。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的诗篇。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当今离乱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梁苑当年记盛游”描述了昔日繁华的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乱离南北恨迟留”则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在表达对未来期许时,诗人提出“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的建议。这里"红袖"代表美丽与欢乐,而"金缕"是一种乐府曲名,以此鼓励人们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非沉浸在悲哀中。同时,通过赞美杜甫、刘禹锡等著名诗人的成就,强调传承文化和信念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文化传承的信念,并相信子孙后代会继承家学。整首诗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杨焕然二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陈庚于成化年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在成化年间(1465-1487年),正值明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陈庚此时虽身为官员,但他对民间的疾苦和朝廷的腐败深感忧虑。他的诗歌作品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生疾苦和社会现象。 陈庚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担任过知县、监察御史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而遭到贬谪。他始终关心民生疾苦,努力革除时弊,但往往受到当权者的排挤。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在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日趋腐朽,宦官权力日益膨胀,官僚集团争权夺利,导致政治腐败、民生困苦。陈庚目睹这一切,深感痛心。他的诗歌作品《答杨焕然二首 其一》正是表达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