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师岩卿蒲中八咏 其二 虞坂晓行
五更风露正清冥,马首残蟾分外明。好句堕前俄失去,微吟倏过古虞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五更时分,露水和夜风显得格外清新宁静,马头上的月亮和星辰特别明亮。一个好句子还没来得及写下就突然消失了,不经意间已走过了古老的虞城。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五更:指凌晨一至三时。五更也是古代计时方法的一部分。
2. 风露:指风和露水,多用来形容早晨的清新空气。
3. 清冥:指的是天色未明的寂静时刻。
4. 马首:马的头部,这里代指骑马人的方向。
5. 残蟾:即残月,指月亮亏缺部分。此处描绘了清晨时分,月色柔和的景象。
6. 好句:指诗人想要表达的优美诗句。
7. 微吟:小声地吟诵。
8. 古虞城:古时的虞城,这里指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有历史悠久的虞国遗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陈庚在清晨时分穿越虞坂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五更时分踏上征程,此时的风露正清,夜幕还未完全散去,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马首处的残月显得更加明亮,这一景象与风露、清冥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好句堕前俄失去”,表明他在途中曾有过美妙的诗句,但还没来得及记录下来就失去了灵感。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灵动和自然。最后,诗人以“微吟倏过古虞城”收尾,巧妙地暗示了自己已穿过虞坂,抵达目的地。整首诗既展现了沿途的景色,又表达出诗人的才情和感慨,韵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师岩卿蒲中八咏 其二 虞坂晓行》是南宋诗人陈庚所作的一首描绘晨间行旅的诗。此诗创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即南宋初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庚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首先,作为一名南宋文人,陈庚亲身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王朝更迭。金兵南侵、靖康之耻等一系列事件,使他深刻感受到了家国的破碎和百姓的苦难。他游历四方,力图寻找安抚心灵的良方。这次旅行到蒲中,在虞坂上领略了清晨的美景,也让他借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政权虽已建立,但北方大片国土仍在金人手中。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派与主和派斗争激烈。在这国势危殆的情况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盼望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这首诗便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