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驾之赴阙
文史相从二十年,岁寒心事久弥坚。向来才力惊游刃,此去功名稳著鞭。浅绿每依沙漠草,横青遥指拂炉烟。应将万字匡时策,挽取恩波下九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二十年的文学与历史学习,我在寒冷的岁月中心志愈发坚定。一直以来,我都以出众的才能和勇气面对一切挑战,未来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我会稳步前行。绿意盎然常常与沙漠中的植物为伴,青青的草原似乎在遥远的天际引导着炉烟的升起。我将用万言的策略去影响时代,让恩情如瀑布般洒向人间。
去完善
释义
《送孟驾之赴阙》是宋代诗人陈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送孟驾之赴阙:标题中的“送孟驾之赴阙”指的是送别孟驾之去朝廷就职。孟驾之是陈庚的朋友,此行的目的是前往朝廷任职。
2. 文史相从二十年:这句诗表示陈庚与孟驾之在文学和史学方面互相学习、交流已经有二十年了。
3. 岁寒心事久弥坚:这句诗意味着尽管经历了严酷的岁月,但他们的友情依然坚定。
4. 向来才力惊游刃:这句诗赞美孟驾之的才华和能力,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样令人惊叹。
5. 此去功名稳著鞭:这句诗祝愿孟驾之在未来的仕途中取得辉煌成就。
6. 浅绿每依沙漠草:这句诗描绘了沙漠地区的景象,绿色植被生长在沙漠之中。
7. 横青遥指拂炉烟:这句诗描述了远处青色的烟雾飘荡在炉火之上。
8. 应将万字匡时策:这句诗表示孟驾之应该运用他的智慧去为国家制定万全之策。
9. 挽取恩波下九天:这句诗期望孟驾之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干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庚写给即将上京应试的友人孟驾之的送别诗。首联“文史相从二十年”,表现了二人深厚的交情,他们共同走过了长达二十年的时光。“岁寒心事久弥坚”则表达了在寒冷的岁月里,他们的心意始终坚定不变。
颔联“向来才力惊游刃”,赞美了孟驾之的才能和实力,如同锋利的刀刃,游刃有余。“此去功名稳著鞭”则表明了诗人相信孟驾之此次上京应试必能取得功名的信心。
颈联“浅绿每依沙漠草,横青遥指拂炉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沙漠中的青草依恋着绿洲,远方的青山仿佛指向了炉烟的飘渺。这里以景抒情,寓意了友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坚守信念。
尾联“应将万字匡时策,挽取恩波下九天”,表达了对孟驾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用万言的策论来匡扶国家时局,赢得皇帝的恩典和信任,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的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孟驾之赴阙》是南宋诗人陈庚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作于公元1265年左右。此时正值宋末元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创作此诗时,陈庚已是年迈之人,经历过北宋的繁华盛世,也目睹了南宋的衰落。他的晚年生活颇为坎坷,曾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在这个特殊时期,元朝已经崛起,开始对南宋发起进攻。南宋朝廷为了保住江山,积极招揽贤能之士,选拔人才,为国效力。孟驾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选拔为朝廷官员,即将前往京城赴任。陈庚作为孟驾之的朋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建功立业,同时也表达了对好友离别的感慨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