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池上感梅

标题包含
池上感梅
青梅如豆叶如钱,尚有余花一颗圆。 应笑东君大时样,冰霜冷眼看春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时(1008-1064年),字子厚,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钱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嘉祐二年(1057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青色的梅子如同豆子,绿色的叶子如同钱币,树上还挂着一朵朵圆润的花儿。这情景或许会让春天的主宰者(东君)感到羞愧,因为它用冰冷的眼光看待春天的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池上感梅》注释: 1. 青梅:指梅子,果实尚未成熟的叫青梅。 2. 如豆:像豆子一样。 3. 如钱:形容叶子的大小如同铜钱。 4. 尚余:还有。 5. 花:此处指梅花。 6. 一颗圆:形容梅花的形状。 7. 东君:指春天,在古文中“东”常用来表示春天的到来。 8. 大时样:指的是非常合时宜的景色。 9. 冰霜:代指寒冷的天气。 10. 冷眼:以冷漠的眼神看待。 11. 春妍:春天的美好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池上感梅”,是诗人钱时在游览水池时,看到池塘边的梅树,联想到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首句“青梅如豆叶如钱”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初开的景象,以青梅(梅树的花蕾)比作豆子,叶子则像铜板,形象而生动。接下来一句“尚有余花一颗圆”描述了梅树上还有一朵盛开的梅花,这朵花如同珍珠般圆润,与前面的比喻相呼应。 第二联“应笑东君大时样,冰霜冷眼看春妍”则转向对季节变换的感慨。这里的“东君”是古人对太阳的拟人化称呼,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想象着春天来临时,冰雪融化,梅花怒放的美景,但诗人却用“冰霜冷眼”来看待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冬天留恋的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池上感梅》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79年左右,也就是南宋末期。这一时期,由于蒙古军队的强大压力,南宋政权岌岌可危,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家国之痛。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钱时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悲痛。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蒙古军队的侵略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