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封瑞云阁
晴云漠漠水潺潺,危阁春归白日闲。
若问祖师消息处,眼前环列是青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晴空下的云朵静静地飘荡,流水潺潺流淌,高楼在春天的气息中巍然屹立,太阳显得格外悠闲。如果你想知道祖师的教诲所在,只需放眼望去,满目皆是青翠的山峦。
去完善
释义
"天封瑞云阁",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下面是对其中的一些字句的注释:
1. "晴云漠漠水潺潺":晴云,指的是晴空中的云彩;漠漠,形容云层很厚的样子;潺潺,流水声。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空中云彩厚重,水声潺潺。
2. "危阁春归白日闲":危阁,高耸的楼阁;春归,春天已经过去;白日,白天或太阳;闲,悠闲自在。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过去,白天变得悠闲起来。
3. "若问祖师消息处":若问,假如有人询问;祖师,此处可能指的是某个宗教的创始人或者是地位崇高的长者;消息,信息或者动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想要知道祖师的信息或者动态。
4. "眼前环列是青山":眼前,视线所及的地方;环列,环绕排列;青山,绿色的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视线所及之处,环绕着一片绿色的山景。
去完善
赏析
《天封瑞云阁》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阁楼之上的所见所思。首句“晴云漠漠水潺潺”以诗人的视角,描述了晴空之下悠悠的云朵以及流水潺潺的景象。接下来的“危阁春归白日闲”则描写了诗人立于阁楼的危峭之处,感受着春天的归来与白日的悠闲。
紧接着的“若问祖师消息处”,此处的“祖师”为禅宗六祖慧能。这句诗其实是以疑问的方式在引导读者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询问慧能大师的教化精神究竟在哪里?紧接着“眼前环列是青山”则给出了答案:就在眼前的青山绿水之间。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精神的领悟和理解,同时也是对于生活哲理的一种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封瑞云阁》是南宋诗人陈公辅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陈公辅,字子正,号紫霞,又号空翠山人。他在南宋初期担任吏部侍郎、尚书右仆射等官职。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陈公辅却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以诗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人生感慨。在他的笔下,自然景色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天封瑞云阁》这首诗,正是陈公辅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在诗中描绘了天封瑞云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虽然时局艰难,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国家终能战胜外敌,迎来和平的曙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