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绝句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绝句三首 其三
京国重来一梦间,不堪回首赤城山。 隋堤古柳年年在,应笑行人鬓已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再次回到繁华的京城,仿佛只是一场梦境,回想当年,让人不禁黯然神伤。 隋堤的古柳树依然年年绿意盎然,它们似乎在嘲笑匆匆过客已双鬓斑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京国:京城。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2. 一梦间:形容时间短暂。 3. 赤城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境内,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这里用来代指陈公辅曾经隐居的地方。 4. 隋堤:指隋唐大运河的河堤。 5. 年年在:每年都在。 6. 班:白,指白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公辅所作的《绝句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京国重来一梦间”开篇,表达了自己故地重游的感受。京国,指当时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诗人用“一梦间”来形容时间流逝的速度,同时也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诗人以“不堪回首赤城山”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赤城山位于诗人的家乡台州(今浙江临海市),这里成为了诗人寄托乡愁的象征。 第二联中,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隋堤古柳年年在”描绘了隋堤上的古柳依然茂盛的场景,象征着永恒的自然之美;而“应笑行人鬓已班”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忧虑。这句诗运用拟人手法,将柳树比作一位智者,嘲笑行人们已经老去、满头白发。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故地重游的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时,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句三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陈公辅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左右,此时南宋朝政日趋腐败,金兵屡次南侵,边疆战事不断,而陈公辅身居高位,目睹国家局势日益危急,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在人生际遇方面,陈公辅自幼聪颖过人,及长学业大进,尤其擅长诗文。他于宋光宗年间出任监察御史、尚书左司郎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然而,由于权臣当道,陈公辅的忠诚与担当并未能得到朝廷的肯定,反而招致排挤与贬谪。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陈公辅正因故被贬至福建建宁府任职,远离政治中心,心情颇为沉郁。 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与金国正处于敌对状态,两国关系紧张。金国数次南下侵略,南宋被迫采取防御战略。与此同时,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士人阶层分为主战、主和两派,纷争不断。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境下,陈公辅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官员,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绪。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