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归醉
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
啼鸟似来留翠佩,旁人笑为整花枝。
腰间半亸黄金印,头上斜欹白接䍠。
拍手向他宾从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蓬莱阁喝得烂醉回家时,还一边索要美酒一边步步紧随。
枝头的小鸟好像也在挽留我,旁边的路人见状,笑着为我整理了一下花枝。
我的腰间挂着半垂的金印,头上的白帽有些倾斜。
我拍着手向宾客们说道,使君还未老去,不需要扶持。
去完善
释义
1. 蓬莱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聚集的地方。
2. 归醉:指喝醉酒之后的状态。
3. 索:寻求,索取。
4. 芳樽:美酒。
5. 步步随:一步一饮的意思。
6. 啼鸟:鸣叫的鸟儿。
7. 翠佩:绿色的玉佩。
8. 整花枝:整理花朵的意思。
9. 黄金印:比喻高官厚禄。
10. 白接䍠:一种白色的头巾,在古代用于固定头发。
11. 拍手:形容兴奋的样子。
12. 向:对着,朝着。
13. 宾从:宾客跟从的人。
14.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蓬莱阁宴饮之后的醉态,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乐观豁达的个性。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流连忘返,连鸟儿都似乎被他吸引而来,为他增添了几分生趣。旁人对他的醉态不禁莞尔一笑,轻轻整理他头上的花枝。
诗人形象地描述了自己的醉态:腰间斜挂的金印,头上倾斜的白接帽。这种不拘小节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豪放潇洒的气质。最后,诗人摆手向周围的宾客说道:“使君尚未老去,不需要你们搀扶。”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也展示了他的幽默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蓬莱阁归醉》是南宋诗人陈公辅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36年左右。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侵扰,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特殊时期,陈公辅曾担任湖北漕臣,负责后勤供应,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
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士人,陈公辅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他在闲暇之余,常常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在他的笔下,蓬莱阁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和平的期盼。
在这首词中,陈公辅通过对蓬莱阁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他曾经豪情万丈,立志报效国家,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的理想破灭,只能在醉梦中寻找慰藉。这首词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