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
我家近东城,南湖屡尝游。
往时古堤岸,路暗行人愁。
棘篱蔽荒圃,貍鼠呼啾啾。
好景岂终废,发见端有由。
张公山西将,帷幄久运筹。
晚岁倦征讨,雅怀在林邱。
人方弃不取,公乃得所求。
除治见佳趣,经营出奇谋。
竹窗清景乱,梅轩暗香浮。
中间溪风亭,峥嵘跨碧流。
虚簷极宏敞,坐见群山幽。
终夜自泠泠,六月长飕飕。
荡漾月波起,飘急云霭收。
旷然天宇间,清思何悠悠。
高朋几还往,玉斝时劝酬。
相从同一醉,庶以消百忧。
羡公强健身,万事心不留。
独爱池馆闲,永日尝休休。
公才自无双,何用叹不侯。
试访旧识中,此乐宁有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靠近东城区,时常游览南湖。
过去古堤岸边的道路昏暗,行人愁眉苦脸。
荆棘篱笆遮住了荒废的菜园,狸猫和老鼠在附近叫唤。
美好的景色怎么会彻底废弃呢?一切都有原因。
张公山里的将军,久居军帐筹划策略。
晚年厌倦了征战讨伐,高雅的情致寄托于山林丘原。
别人抛弃不要的东西,他却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
整治过后呈现出美妙的趣味,精心营造有奇特的构思。
竹林窗户中的美景混乱,梅花小轩里暗香浮动。
中间有溪边的小亭子,雄伟地横跨碧波荡漾的溪流。
悬挑的屋檐非常宽敞,可以看见周围群山的幽深。
整个夜晚都清凉舒适,六月的微风也让人感觉凉爽。
波光粼粼的月光荡漾而起,飘动的云彩渐渐收敛。
在这空旷的天宇之间,我的思绪清澈而悠远。
与高贵的朋友相互拜访,举杯祝愿彼此健康。
我们共同沉醉于这美梦之中,希望以此驱散各种忧虑。
我羡慕张公强健的身体,所有事情都不挂在心上。
他只喜欢池塘馆舍的悠闲生活,整日都在休息放松。
他的才能独一无二,又何必感叹未能封侯拜相。
试着去访问过去相识的朋友们,这种快乐又怎会没有呢?
去完善
释义
1. 东城:泛指住宅东边的城市。
2. 南湖:这里指诗人在家乡附近游玩的地方。
3. 堤岸:河岸或江堤。
4. 荆棘:一种带刺的植物。
5. 貍鼠: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
6. 张公山:这里代指张子正观察的住所所在山。
7. 帷幄:军帐,也比喻筹划决策的场所。
8. 征讨:征战讨伐。
9. 林邱:山林。
10. 除治:清理整治。
11. 经营:筹划营建。
12. 竹窗:竹子制成的窗户。
13. 梅轩:种有梅树的小屋。
14. 碧流:清澈的水流。
15. 虚簷:指建筑的屋檐。
16. 宏敞:广大宽敞。
17. 荡漾:起伏摇荡。
18. 月波:月光。
19. 飘急:急速飘动的。
20. 云霭:云雾。
21. 旷然:开朗舒畅的样子。
22. 天宇:天空。
23. 高朋:高贵的朋友。
24. 玉斝:玉制酒杯。
25. 永日:整天。
26. 休休:闲暇自在。
27. 不侯:没有封赏或封官。
28. 旧识:以前认识的人。
去完善
赏析
《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是一首描绘园林美景与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陈公辅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描述,以及张正观察的林园描写,传达了乐观、超脱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人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展示了南湖的美景。随着时光流逝,美丽的古堤岸被荒废,杂草丛生,狐狸、老鼠等动物在其中出没。然而,美好的景色并未完全消失,而是等待着被发现和发掘。
接着,诗人转向对张正观察溪风亭的描绘。这位曾经指挥作战的将军,晚年转而寄情山水,舍弃世俗追求。他的林园设计独具匠心,布局巧妙,吸引了无数游客。溪风亭则是其中的点睛之笔,建于碧波之上,风光秀丽。亭子宽敞明亮,周围山色、月波、云霭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诗人邀请朋友们共享美景,品味美酒,消除忧虑。他赞美张正观察强壮的身体和洒脱的心态,乐于享受林园闲适的生活,不必为世事烦恼。诗人认为张正观察才华横溢,早已超越了功名利禄的追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陈公辅所作,创作于公元1145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初期,中原沦陷,北宋王朝已经灭亡,金兵的铁蹄践踏着国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陈公辅出生在福建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考中了进士,历任地方官吏,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然而,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朝廷腐败,奸臣当道,使得正直的陈公辅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屡遭排挤和陷害,甚至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公辅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民间的疾苦。他常常寄情山水,把胸中的抱负和理想寄托在自然景物之中。《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就是他在一次游历中,看到溪风亭的美景,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写下了这首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