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白发鬅鬙未得闲,有时览镜笑衰颜。
逢人载酒宁辞醉,寓意题诗不用删。
幸有鉴湖堪寄傲,直惭书殿尚通班。
豁除簿领尘矣了,却上蓬莱看好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头银发无暇休息,偶尔对着镜子自嘲老态。
遇到朋友共饮也愿一醉方休,写诗抒发情感无需修改。
庆幸有一鉴湖可寄托豪情,愧对书殿仍任官职。
甩掉繁琐公务内心豁然开朗,前往蓬莱欣赏美丽河山。
去完善
释义
1. 白发鬅鬙:白发蓬松凌乱的样子。
2. 览镜:照镜子。
3. 衰颜:衰老的容颜。
4. 载酒:携带酒水。
5. 宁辞醉:宁愿不推辞喝醉。
6. 寓意题诗:通过写诗表达内心的情感。
7. 不用删:指不需要修改,赞美诗句写得好。
8. 鉴湖:位于浙江绍兴的一处湖泊,这里代指故乡。
9. 寄傲:寄托豪情壮志。
10. 直惭:表示不敢当,有自谦之意。
11. 书殿:即翰林院,作者曾任翰林学士。
12. 通班:指担任官职。
13. 豁除:摆脱。
14. 簿领:指官员处理政务的文书。
15. 尘矣了:形容摆脱了繁杂公务后的轻松心情。
16. 蓬莱:古代神话中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有识之士在官场与世俗生活中坚守信念、保持情操的志向和胸怀。首联描绘诗人虽年华已逝,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态度。颔联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纷扰时的超然与自若。颈联通过“鉴湖”与“书殿”的比喻,强调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敬畏和对官场的谦逊态度。尾联通过对“好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立与超脱。整首诗情感深沉,主题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高尚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一首》是南宋诗人陈公辅所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步入了衰败的阶段,政治腐败,外患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诗人陈公辅本人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化,辞官回乡,过起了隐逸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公辅以诗明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诗一首》中,陈公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美好。然而,这首诗并非单纯的对自然的赞美,而是通过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诗中,陈公辅也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