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与德升尚书招已懋端明叔厚内翰会饮因有倡和佳篇谩次前韵呈三兄

标题包含
予与德升尚书招已懋端明叔厚内翰会饮因有倡和佳篇谩次前韵呈三兄
盛朝多少旧公卿,谁似三人负大名。 金带并趋清禁路,玉杯同醉白云城。 吾侪出处真成戏,俗眼观瞻祇自惊。 便恐名随封诏去,且频开宴慰交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盛朝:指繁荣昌盛的朝代,这里可以理解为宋朝。 2. 金带:是宋时高级官员的腰带,这里象征高官身份。 3. 清禁路:皇宫禁地,象征着皇帝的身边。 4. 玉杯:比喻贵族的生活享受。 5. 白云城:是陈公辅对故乡的雅称。 6. 吾侪:是我们这些人。 7. 出处:指的是做官和退隐。 8. 俗眼观瞻:指普通人看待事情的角度。 9. 祇:同“只”。 10. 封诏:指封赏的名号或官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陈公辅与其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首联以“盛朝”起笔,描绘出宋朝繁荣昌盛的景象,然后提到他们三位在朝中的地位显赫,通过对比突出了他们的才能与声望。颔联则进一步表现他们之间紧密的联系,表示他们在朝廷上共同合作,共享荣誉。颈联则以调侃的口吻描述了世人对他们成就的看法,反映出文人雅士对于功名的心态,看似轻描淡写却饱含人生哲学。尾联中,诗人设想了他们未来的命运,表达了他希望继续维持这段深厚的友情的心愿,以此安慰彼此的心灵。整首诗充满诗意,展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宽广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徽宗年间,南宋高宗时期,即公元1100年至1135年,是诗人陈公辅活动的年代。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但南宋则正处于国家初建、局势动荡的阶段。 陈公辅曾任尚书、内翰等职,在官场颇有成就。然而,他的一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但在后来又被重新启用。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关注。 在陈公辅活跃的时期,北宋末年社会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种现象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寻求新的精神寄托。陈公辅在此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正义、公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