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
孩提均识爱其亲,未有君家最睦姻。
逊畔以全诸父义,在原此岂妇人仁。
一门邹鲁斯文地,三世羲皇太古人。
朱紫满门直余事,九京可作百其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孩童们都懂得关爱亲人,无人比得上你们家的和睦姻缘。
退让边缘保全父亲们的道义,在这种情况下的仁慈难道只是妇人的行为吗?
你家门如同孔子的出生地般书香四溢,三代都像伏羲一样德行高尚。
满门荣华富贵不过小事一桩,即便是在阴间也可以得到百倍的幸福。
去完善
释义
孩提:指幼儿时期。如《战国策·赵策四》:“其母闻之,幽囚负罪被辱,为孩提之所笑。”
爱:这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用字,意思类似于今天的“敬爱”,表示尊敬并深爱的人或事物。
均:这里是平等地、普遍的意思。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识:认识。
爱其亲:这里是指敬重和亲近自己的父母。
未有:没有。
君家:这里指的是周府君的家。
最睦姻:关系最为和睦的亲戚。
逊畔:谦逊退让。畔,同“叛”,背叛。
以全诸父义:为了保护所有父亲的尊严而放弃自己的权利。
在原:这个词语出自《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毛传:“棘,小木,丛生。四方之风,自南方来者为大化之始,喻母之慈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南风带来了大地的化育,就像母亲用爱心照顾子女。在原,指的是南风带来的大地的化育。
此岂妇人仁:这难道不是妇人的仁爱吗?
一门:整个家族。
邹鲁:邹,即邹国;鲁,即鲁国。在这里,邹鲁代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源地。
斯文地:这里是文化发达的地方。斯文,指儒家经典。
三世:三代人。
羲皇:指伏羲氏。相传他是中国最早的部落领袖之一,被尊奉为中国的人文始祖。
太古人:这里是指有着高尚品德的人。
朱紫满门:朱紫,比喻高官显贵。这句诗的意思是周府君的家族中有很多达官显贵。
直:只是。
余事:其他的事。
九京:这里指墓地。
可作:可以代替。
百其身:使自己的身体增加百倍。这句诗的意思是希望自己能代替周府君受到尊重和爱戴。
去完善
赏析
《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是一首悼念诗,表达了对方逢辰眼中的袁夫人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对袁夫人生前行为的描述,展示了她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从诗中可以看出,袁夫人是一位热爱家庭、尊敬长辈、友善待人、传承文化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末年,大约在公元126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蒙古帝国南侵,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们纷纷抒发感慨,以表达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作者方逢辰是南宋末年的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在那个战乱年代,他的才能并未得到施展的机会。他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战乱辞职回乡,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乡间,他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大事,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
在这段时间里,方逢辰经历了丧妻之痛,他的妻子因病去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将悲痛化为诗篇,写下了这首《挽有宋周府君袁夫人》。在这首诗中,他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