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灵岩

标题包含
游灵岩
千峰环郡宇,二水遶城堞。 每怜山水佳,况复开岩穴。 川流数里近,放棹攀巀嵲。 灵岩骇神化,环阴数亩阔。 何人营佛祠,栋宇殆天设。 前轩瞰溪山,眺听心耳豁。 径穿巨石下,碧玉耸高节。 涓流泻石谼,玉乳甘且洁。 其东乃小岩,洞户敞深彻。 嵌岩见石柱,任重立精铁。 昔人遇真仙,相携观金阙。 川平听鸡犬,始觉人世别。 屈曲沿清溪,桃花正开发。 尘缘念乡县,归思若弦涉。 寤寐瞬息间,岩扉已严鐍。 时迁等陵谷,事胜存图牒。 独有苍江流,清霄鉴明月。 予来秋之季,气象颇凄切。 草木自变衰,山花常复活。 青晖沃赏适,异境差胜绝。 薄暮上归艎,依然望林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重山峰环绕着城市,两条河流围绕城墙。 我常常欣赏美丽的山水风光,更何况是开放的岩洞。 河流水源距离此处不过数里,划船可以轻易抵达。 灵岩山令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周边的树荫覆盖了数亩地。 是谁建造了这座寺庙?它的建筑布局仿佛是天造地设。 站在前轩,可以看到溪流和青山的美景,眺望和聆听让我的心灵变得开阔。 小路穿过巨石之下,碧玉般的植物挺拔矗立。 清澈的小溪从石缝中流出,泉水甘甜又干净。 东边是小岩洞,洞口敞开显得深邃。 镶嵌在岩石上的石柱,好像是由钢铁铸就而成。 古代的人们在这里遇到了神仙,一起欣赏金色的天宫。 在平坦的河边,可以听到鸡鸣狗吠之声,让人感受到人间的另一面。 沿着曲折的小溪前行,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 想起自己的家乡和尘世中的牵绊,回乡的念头如同绷紧的琴弦。 在一瞬间,我已身处岩洞之中。 岁月变迁,人事更替,唯有苍江之水,映照着明月的光辉。 我在秋天来到此地,天气与气氛都变得凄凉起来。 草木逐渐衰落,山花却常开不败。 明亮的阳光让我更加享受这美丽的风景,与此相比,其他名胜也不足为道。 傍晚时分,我登上归船,依然可以看到岸边的树林。
去完善
释义
1. 环郡宇:环绕着郡治的宅第。环, 围绕;郡宇,郡治的宅第。 2. 二水遶城堞:两条河流环绕着城墙和城楼。二水,指代两条河流;城堞,即城墙和城楼。 3. 开岩穴:开辟岩石形成的洞穴。开,开辟;岩穴,岩石形成的洞穴。 4. 放棹攀巀嵲:划船攀爬险峻的山岩。放棹,划船;攀,攀爬;巀嵲,险峻的山岩。 5. 骇神化:让人惊叹的神奇变化。骇,惊叹;神化,神奇的变化。 6. 环阴数亩阔:周围树荫覆盖的面积有好几亩宽。环阴,四周的树荫;数亩,几亩。 7. 栋宇殆天设:屋宇似乎是天造地设的。栋宇,屋宇;殆,几乎,好像;天设,天然形成。 8. 心耳豁:心胸和耳朵都感到开阔。心耳,内心和听觉;豁,开朗。 9. 碧玉耸高节:绿色的山石直耸入云。碧玉,绿色的石头,此处用来形容青山;耸,直立;高节,高空。 10. 石谼:石洞。石,石头;谼,石洞。 11. 玉乳甘且洁:从洞中滴下的水既甘甜又纯净。玉乳,从洞中滴下的水;甘,甘甜;且,并且;洁,纯净。 12. 洞户敞深彻:洞口宽敞而且深邃。洞户,洞口;敞,宽阔;深彻,深邃。 13. 嵌岩见石柱:在岩石中间可以看到巨大的石柱。嵌岩,镶嵌在岩石中间的;见,看到;石柱,巨大的石柱。 14. 精铁:精炼的铁,此处形容石柱坚固。精,精炼;铁,铁质材料。 15. 金阙:天上的宫殿。金阙,即天宫。 16. 人世别:与人间截然不同的世界。别,不同。 17. 清溪:清澈的小溪。清,清澈;溪,小溪。 18. 桃花正开发:桃花正在盛开。正,正在;开,开放。 19. 尘缘念县乡:因为思念家乡而想起尘世的牵绊。尘缘,尘世的牵绊;念,思念;县乡,家乡。 20. 归思:回家的念头。 21. 弦涉:形容思念之情如同琴弦不断。弦,琴弦;涉,度过。 22. 岩扉已严鐍:洞口已经紧紧关闭。岩扉,洞口;严,严密;鐍,锁闭。 23. 陵谷:丘陵和山谷,比喻世事变迁。陵,丘陵;谷,山谷。 24. 图牒:记载历史的书籍。图,地图;牒,文书。 25. 苍江流:苍茫的江水。苍江,即江水;流,流动。 26. 清霄:晴朗的天空。清霄,晴朗的天空;霄,天空。 27. 鉴明月:映照明亮的月光。鉴,映照;明,明亮。 28. 秋之季:秋天的季节。 29. 凄切:凄凉悲痛。 30. 自变衰:自然地发生变化并逐渐衰落。自,自然地;变衰,发生变化并逐渐衰落。 31. 山花常复活:山上的花朵经常重生。常,经常;复活,重生。 32. 青晖沃赏适:青翠的光芒让人心旷神怡。青晖,青翠的光芒;沃赏适,使人心旷神怡。 33. 异境:与平常不同的环境。异,不同;境,环境。 34. 薄暮上归艎:傍晚时分乘船回家。薄暮,傍晚时分;上,乘坐;归艎,回家的船只。 35. 依然望林樾:仍然望着岸边的树林。依然,仍然;望,看;林樾,岸边的树林。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游览灵岩的所见所感。开篇以千峰、二水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然后引出水边岩穴,巧妙地带出下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灵岩周围的景色,如川流、山花、绿树等,栩栩如生。 诗人接着又深入到灵岩内部,描绘了佛祠的壮丽景象以及自己的心境变化。特别是在“径穿巨石下”到“始觉人世别”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后半段中,诗人回顾了自己的游历过程,感慨世事变迁,唯有江水长流。末尾呼应开头,表达出诗人对此次游览的喜爱之情。 整体而言,本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灵岩》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鲜于侁在公元1070年创作的。当时他任南京留守司参军,因公务去南京附近游览名胜古迹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期间,他刚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科举及第,进入了仕途,然而职务却不高,心中有些失落。 当时北宋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文化繁荣。王安石变法正在进行中,虽然推动了社会经济进步,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官场腐败、民众负担加重等。这些现象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对现实产生了不满和忧虑。 在游览南京附近的灵岩山时,鲜于侁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和宁静,同时也联想到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现状。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