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标题包含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归心何处醉,宝瑟有余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山边上的别墅,游人在柳树旁行走。落下的花瓣经过了三月三的上巳节,细雨带来了清明的气氛。杜鹃鸟在暗处传播花香,鸳鸯在水中悠游。思念家乡的心情在哪能得以陶醉,唯有那宝瑟传出的余音让人沉醉。
去完善
释义
1. 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2. 宴会:宴请聚会的场合。 3. 城北山池:指位于城市北部的山水景观。 4. 故郡:过去的郡县。 5. 守:古代地方长官的称谓,如太守等。 6. 荣阳:古地名,今河南荥阳一带。 7. 郑钢目:人名,时任荣阳太守。 8. 折柳:此处指的是古人离别时的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赠送给对方以表惜别之情。 9. 亭: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常用于观景、休息等场所。 10. 上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即农历三月三日。 11.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气候温暖,草木茂盛。 12. 鶗鴂:鸟名,又名子规,杜鹃鸟。 13. 鸳鸯:水鸟名,雄雌形影不离,比喻恩爱夫妻。 14. 归心:思家的心情。 15. 宝瑟:精美的瑟,古代的弦乐器。 16. 余声:指音乐的余韵。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游情景的诗。诗人在寒食节这一天,来到位于城北大山之中的一个园林宴会。首先诗人提到了“别馆”和“青山郭”,这两个词点明了环境的清幽和雅致。然后,“游人折柳行”,形象地描绘了踏青出游的情景。接下来的两句“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是诗人对于季节和天气的描绘,花落、雨细,营造了一种清新而朦胧的氛围。 紧接着,诗人通过“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来描述大自然的景象:鸟鸣花香,水波荡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最后,在“归心何处醉,宝瑟有余声”中,诗人以“归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用“宝瑟余声”来形容音乐的悠扬,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是唐朝诗人羊士谔在安史之乱后的作品。 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军事混乱和政治腐败,发生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乱结束后,国家元气大伤,但仍在慢慢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担任郡守的荣阳郑钢为了缅怀故人,怀念过去安宁的日子,修建了一座折柳亭,邀请朋友一起在山池边相聚,共度寒食佳节。 羊士谔是一位富有才情和抱负的文人,他在战乱时期,也曾积极参与平叛斗争,后来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羊士谔应邀参加了郑钢的寒食宴,看到了这个曾经的郡守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感受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于是,羊士谔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亭》。这首诗表达了他们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也表达了他们在战争过后,仍然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