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著上人

标题包含
赠著上人
掩门江上住,尽日更无为。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 水浇冰滴滴,珠数落累累。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边的小屋里隐居,整日无所事事。古老的树木是打坐的地方,夜深人静的时候,星星仿佛在敲响钟声。水滴落在冰冻的河面上,如同一颗颗珍珠般闪耀。悠闲地漫步于乡间小径,只有一根青藤制成的拐杖陪伴着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赠著上人:赠送给一位名叫著的僧人。 2. 无为:指没有世俗的纷扰,心境平静。 3. 坐禅:佛教术语,通过静坐冥想来修行。 4. 鸣磬:敲击磐(一种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 5. 水浇冰滴滴:形容冬天寒冷的场景。 6. 珠数落累累:形容雨滴像珠子一样落下。 7. 青藤杖:一种用青色藤条制作的拐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首联描述了作者隐居于江上的生活,表现其无为而治的心态;颔联通过“古木坐禅处”和“残星鸣磬时”两个画面,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禅意;颈联以“水浇冰滴滴”和“珠数落累累”的意象,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尾联则暗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手中的青藤杖便是最好的陪伴。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著上人》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一首五言律诗,根据相关资料,这首诗大概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此时正值大唐盛世的尾声,社会繁荣但政治逐渐腐朽,同时佛教在社会上非常流行。 唐求,四川成都人,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却选择远离世俗,归隐山林,过起了简朴的生活。他的一生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性的探索,这也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佛教文化。他在山中结识了著上人这位高僧,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个时代的大背景是安史之乱后,国家国力日渐衰败,各地藩镇割据,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佛教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变得更加渴望。在这种环境下,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于佛教事业,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求写下了这首《赠著上人》。他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了自己与著上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家信仰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