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杨山人隐居

标题包含
题杨山人隐居
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 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中的隐士家,门口环绕着烟雾和晚霞。绿色的藤蔓沿着岩石蔓延,红色的落花漂在水上。庭院里种满了小树,一条小路蜿蜒至沙滩。常常在那小溪边静坐,拿着鱼竿直到夕阳西下。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的意思。 2. 杨山人:诗人朋友的名字,指隐居的人。 3. 深山区:地点名称,位于中国的一个地方。 4. 道者:隐士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人。 5. 门户:房屋的门。 6. 烟霞:云雾、云彩。 7. 绿缀:绿色的植物点缀在周围。 8. 沿岩草:沿着山岩生长的植物。 9. 红飘:红色的物品飘落下来。 10. 落水花:掉落在水面的花朵。 11. 半庭:一半的庭院。 12. 小树:较小的树木。 13. 一径:一条小路。 14. 扫平沙:用扫把清扫干净沙滩。 15. 往往:经常。 16. 溪边坐:在溪流旁边坐着。 17. 持竿:拿着钓鱼竿。 18. 日斜:太阳西下,傍晚时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诗人通过描写山水、草木、庭院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山中隐者的恬静生活。首联“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描绘了隐居处的幽深和仙气;颔联“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颈联“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体现了隐者的生活情趣;尾联“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则描绘了隐者在溪边垂钓的场景,表现出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杨山人隐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求创作的。据历史记载,唐求是唐朝晚期的一位隐士,他一生淡泊名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9世纪末,即唐末五代时期。 在那个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为了逃避现实,纷纷选择了隐逸生活。唐求也不例外,他远离世俗的纷扰,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在《题杨山人隐居》这首诗中,唐求描绘了杨山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敬意和向往。诗中描述的“鸟啼花落屋西东”和“满床书卷何曾读”等情景,展现了杨山人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自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