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李少府别业

标题包含
题李少府别业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 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 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 何年亦作围碁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找到了传说中的仙人不是姓梅的人,马蹄声和人的说话声从尘土中传来。竹子在庭院里随着春天的烟雾摇曳生姿,花朵在溪流旁伴着清晨的露珠绽放。环绕着水岸的白云终日漂浮在空中,靠近青松的黄鹤有时候也会飞来。哪一年能成为他们的一员,在松树下尽情畅饮一次呢?
去完善
释义
1. 李少府:指唐朝的一位官员。 2. 题:为……题诗,给……写首诗。 3. 别业:别墅、私人庄园。 4. 不姓梅:这里用“不姓梅”表示此仙家非传说中的梅花仙人。 5. 马嘶:马叫的声音。 6. 人语:人的说话声。 7. 尘埃:尘土,这里形容世俗世界。 8. 和:和煦,柔和。 9. 庭上:庭院中。 10. 春烟:春天的雾气或烟气。 11. 带:环绕着。 12. 溪头:溪流旁。 13. 晓露:清晨的露水。 14. 白云:这里形容悠闲的生活状态。 15. 绕岸:沿着岸边。 16. 终日在:整天都在。 17. 傍松:靠近松树。 18. 黄鹤:古时候中国的一种传说鸟,代表吉祥和幸福。 19. 时来:时常来到。 20. 何年:哪一年。 21. 围碁:围棋,一种中国古代的棋类游戏。 22. 一到:一次来到。 23. 松间:松林中。
去完善
赏析
《题李少府别业》是一首描绘幽静山林生活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致描绘,表现出对超脱尘世、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意境: 首先,“寻得仙家不姓梅”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寻觅仙人踪迹的过程。这里的“仙家”指的是居住在山林之中的隐士,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与世俗之人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马嘶人语出尘埃”则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没有喧闹的马嘶声和嘈杂的人语,只有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然后,“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的美景。春天里的竹子翠绿欲滴,庭院里的烟雾仿佛在流动;花朵盛开在小溪的源头,带着清晨的露珠,显得格外清新。 接着,“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神秘氛围。环绕着河岸的白云似乎永远都不会散去,而松树旁的黄鹤时而飞来,给这片宁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生机。 最后,“何年亦作围碁伴,一到松间醉一回”表达了诗人渴望成为山中隐士的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与这些仙人一起下围棋,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沉浸在山林的惬意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神秘的深山画卷,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李少府别业》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755年至827年之间。在那个时候,大唐帝国正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但是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许多文人墨客因此受到牵连。 唐求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本人也是一个胸怀壮志、才华横溢的文人。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一生都在奔波劳碌,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首诗中,他以李少府的别业为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堂连粉署,水巷隔红尘”,描绘了李少府别业的清幽环境和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这也是唐求所向往的理想生活。而“渔舟倘来觅,只许见江鳞”则暗示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与世无争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题李少府别业》反映了唐求在那个时代的内心矛盾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