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标题包含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 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零的落叶铺满了蜿蜒的小径,夕阳斜照在荒凉的野亭。仍然弹奏那一曲滴水之声,再翻阅那两部经文。在暮色中见到归巢的鸟儿,聆听竹林深处的寒钟声。不多时就要下山远去,人间还有那么多的纷争和丑恶。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败叶:凋落的叶子,这里指秋天落叶。 2. 填:填满。 3. 溪路:山间的小径。 4. 残阳:落日的阳光。 5. 过:经过。 6. 野亭:山野中的亭子。 7. 一滴水:比喻佛法的精髓。 8. 两张经:两卷佛经,表示研读经典。 9. 暝鸟: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 10. 烟中见:在烟雾之中出现。 11. 寒钟:寒冷的钟声。 12. 竹里听:在竹林里听到。 13. 不多山下去:不太远离山林。 14. 人世:人世间。 15. 膻腥:泛指世俗之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舒上人山居即事》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一首描绘山中幽静生活的诗。首联“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以山中的景象开篇,落叶、残阳这些富有秋天气息的景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萧瑟与宁静。 颔联“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表达了诗人在山中修身养性,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通过阅读经典佛典来净化心灵,以水滴比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暗示诗人对待生活细节的专注与珍惜。 颈联“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展现了山间幽深的景致,在朦胧的烟雾中见到归巢的鸟儿,以及从竹林深处传来的钟声,使人心生宁静。 尾联“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则表明诗人身处世外桃源,不愿过多地关注红尘俗世的纷扰。通过对比山下的尘世与人世,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唐求之手。唐求生活在唐朝晚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加剧,政治腐败,民众疾苦。唐求本人出身贫寒,一生未仕,以农为业,他游历名山大川,见百姓困苦,民生凋敝,心情沉痛,遂发之于诗。这首《和舒上人山居即事》就是他在游览舒上人山居时,抒发感慨之作。 在诗中,唐求描绘了舒上人山居的景色,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向往并非完全逃避现实,而是希望在超脱世俗纷扰的同时,仍能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这种心境反映了唐求作为一位平民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