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常乐寺

标题包含
题常乐寺
桂冷香闻十里间,殿台浑不似人寰。 日斜回首江头望,一片晴云落后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桂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香味飘散在十里的范围内;这座宫殿和台阁简直不像人间的世界。太阳西斜,我回头眺望江边的景色,一片晴朗的云彩逐渐从后山的天空消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桂冷香闻十里间:这里指桂花香气远闻,用来形容寺庙周边的宜人环境。 2. 殿台浑不似人寰:这句描绘了常乐寺的宏伟壮观,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3. 日斜回首江头望:指诗人站在寺院中回头望向江边的情景。 4. 一片晴云落后山:描述晴空万里、云卷云舒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身处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桂冷香闻十里间”点明了时令与环境,巧妙地用“桂冷香闻”的意象表现出寺庙的宁静与神秘。第二句“殿台浑不似人寰”则通过对寺庙建筑的描述,凸显了寺庙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特点。第三句“日斜回首江头望”写的是诗人在夕阳下回望江头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眷恋之情。最后一句“一片晴云落后山”则以优美的自然景观收尾,寓意着诗人内心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和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常乐寺》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朝末年,正值战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唐求生活在四川成都一带,此地虽然相对安定,但仍受到战乱的影响。 在这首诗歌的创作期间,唐求的个人生活并不如意。他一生未仕,以耕作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他的诗歌作品多为描绘田园风光和表现闲适生活的主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恬淡。 与此同时,唐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寄情于山水、寺庙等地方,以求心灵慰藉。而成都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优越,相对安定,成为了文人们理想的隐居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求创作了这首描绘常乐寺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