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观梅
莫嫌梅影太清寒,试向冬窝带雪看。
自是一般相茹入,无诗恰莫近栏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别嫌弃梅花影子显得太过冷清,试着在冬天的角落带着雪花去欣赏。它们自然而然地相互依存着生长,没有诗意的时候,正好不要靠近栏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莫嫌梅影太清寒:莫嫌,不要责怪;清寒,指寒冷的气候。
2. 试向冬窝带雪看:试向,试着去观赏;冬窝,冬天的住所;带雪,带着雪花。
3. 自是一般相茹入:自是,自然如此;相茹入,相互依赖生存。
4. 无诗恰莫近栏干:无诗,没有诗意;恰莫,不要轻易;栏干,栏杆。
去完善
赏析
《雪中观梅》是南宋诗人钱时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莫嫌梅影太清寒”,点出了梅花的特点——寒冷中的坚韧。诗人认为,不要嫌弃梅花的影子过于清冷,这正是它独特的美。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爱慕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命力。
第二句“试向冬窝带雪看”,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诗人引导读者去观察冬天的梅花,强调其与雪相伴的美景。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在寒冷中的美丽和顽强。
第三句“自是一般相茹入”,是对梅花品质的赞美。诗人认为,梅花本身就具有一种和谐相融的品质,它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与周围的冰雪融为一体。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哲思。
最后一句“无诗恰莫近栏干”,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诗人认为,没有诗歌陪伴的生活是不完美的。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也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观梅》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钱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交。钱时生活在南宋后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不断。北方金国的侵略,加上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使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个时期,钱时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早年勤奋好学,志在四方,但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承担其求学之路。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学,博览群书,终有所成。后来,他进入官场,但因不愿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被迫辞官回乡。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心愈发强烈。
在这段时间内,与钱时有关的背景知识主要体现在南宋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上。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顾国家危亡,沉湎于享乐。而金国的不断侵犯,又使得国家的局势更加紧张。在这种背景下,像钱时这样的文人墨客,尽管身处困境,但仍不忘关心国家命运,发出了忧国忧民的呼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