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二
不将书剑奋穷边,药裹君臣酒圣贤。 笑我文章全乏用,从渠心目两相怜。 参同颠倒长生诀,大衍推寻过去年。 莫把诗狂压师服,兴来还解赋超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必带着书籍和佩剑去贫穷的边境奋斗,药物、君王和美酒皆可成圣贤。 嘲笑我的文章完全无用,任凭他们的心目中相互怜悯。 共同探讨道家生死轮回之道,努力推算过去的时光。 不要让诗歌的狂热压制你的师长,当兴致来时,还可以轻松地写出超脱世俗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不将书剑奋穷边:意为没有携带书籍和宝剑去贫穷的边境奋斗。这里"书剑"指代学识与武力,"穷边"表示贫困的地区或边疆地区。 2. 药裹君臣酒圣贤:意思是医药、君主、饮酒和圣人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这里的"药裹"是中药包裹的意思,代表医疗;"君臣"指的是君主和臣民,象征国家治理;"酒圣贤"指喝酒和成为圣人,意味着饮酒文化和社会道德。 3. 笑我文章全乏用:别人嘲笑我的文章完全没有实际用处。"笑我"是别人的嘲笑和自我谦虚的表达方式;"文章"一般指写作、文学创作等;"乏用"是没有实用价值或者缺乏用处。 4. 从渠心目两相怜:跟随对方的心意和目光,我们之间互相怜悯和理解。"从渠"表示顺从、跟随对方;"心目"指思想和看法;"两相怜"就是双方相互关爱、同情。 5. 参同颠倒长生诀:研究并综合运用各派颠倒的长生秘诀。"参同"表示综合比较、统一认识;"颠倒"即翻过来、翻转过来;"长生诀"是道教中的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或秘诀。 6. 大衍推寻过去年:通过演算推算出过去的年份。"大衍"是一种古代数学方法,用来计算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推寻"指探寻、推测;"过去年"是已经过去的年份。 7. 莫把诗狂压师服:不要将诗人的狂放压抑在老师的服饰之下。"莫把"表示不要把;"诗狂"形容诗人放纵不羁的性格;"压师服"指抑制教师的儒雅形象。 8. 兴来还解赋超然:兴致来时仍然能够用优美的诗句表达超凡脱俗的意境。"兴来"指兴致、灵感到来;"还解"表示还能够;"赋超然"是描绘超凡脱俗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二》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作品,是一首酬答诗。诗人通过与陈道士的唱和,表达了他的诗歌创作观念和生活态度。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诗文创作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自己任性旷达、乐知天命的人生态度。 “不将书剑奋穷边,药裹君臣酒圣贤”两句,诗人委婉地表述了自己的困境——因缺乏时机而无法施展才华。“药裹”一词暗示了诗人的病痛困扰,但他仍然乐观面对,借酒消愁,追求心灵的慰藉。 “笑我文章全乏用,从渠心目两相怜”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章价值不被认可的无奈。虽然文人墨客们都以文才为傲,但在现实中却常常受到冷落。然而,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坦荡的心情接受命运的安排。 接下来的“参同颠倒长生诀,大衍推寻过去年”两句,展示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思考。他希望通过研习道教的长生秘诀,达到身心和谐、长寿安乐的境界。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世事的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 最后“莫把诗狂压师服,兴来还解赋超然”两句,诗人鼓励自己和友人不要受世俗的眼光所限,要敢于抒发胸臆,尽情地歌唱生活。这种放浪形骸、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二》是南宋诗人方一夔的作品。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约公元1250年)。 在南宋晚期,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方一夔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士人,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方一夔的人生际遇颇具戏剧性。他早年科举失利,一度陷入困境。但他并未放弃,反而更加努力,终于在晚年高中进士。他的经历充分展示了知识分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这一时期,南宋与金、蒙古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方一夔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担忧。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