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可惜世间知音稀少,即便琴弦断裂,又有谁能倾听我的心声呢?
去完善
释义
知音:典出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指理解自己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昨夜寒蛩”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惊回千里梦”一句,既点明了主人公因忧思而难以安眠的状态,又暗含其壮志未酬的遗憾。接着,“起来独自绕阶行”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下半阕转入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白首为功名”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功业未成的不甘与无奈。“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则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时光荏苒、归途难寻的哀伤。最后两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化用典故,将情感推向高潮,道出了英雄失路、无人理解的悲凉。
全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岳飞作为一代豪杰在困境中的复杂心境,读来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小重山》创作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人生中最为忧愤的时期。公元1138年,岳飞力主北伐、收复失地的壮志屡遭朝廷压制,他目睹国家山河破碎,内心充满悲愤与无奈。此时的岳飞已年过四旬,鬓发渐白,却仍被功名所累,无法归隐故乡。在一个秋夜,寒蛩声声惊破了他的梦境,也勾起了他对故土和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词,借以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知音难觅的孤寂与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