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溪赠张完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没有心情去购买美酒向青春告别,面对镜子只能感叹新的白发滋生。花下的年轻人或许会笑话我,因为我已经老迈不堪却还试图拜访那些高尚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青春:指朝廷或贵族府邸。
2. 白发新:形容新生的白发,暗示年岁已高。
3. 花下少年:年轻人在花园里的嬉戏。
4. 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这里指疲惫的瘦弱马匹。
5.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张完。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以无心买酒、对镜哀叹的形象描绘出作者年迈仍怀壮志却难以施展的无奈。其中“青春”和“白发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感。
颔联“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作者的期许与遗憾。“花下少年”暗指年轻时代的自己,而“垂垂羸马”则是年老时的象征。在想象中,年轻的自己会笑话如今的老态龙钟,却又满怀期待地骑马去拜访高人,寄托着一种愿为国家和民族事业贡献余热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张溪赠张完》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42年,正值岳飞在南宋朝廷任职期间。此时,金兵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危在旦夕。
在这一时期,岳飞作为南宋军队的主要将领之一,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他曾多次率领部队北伐,与金兵展开激战,取得了显著的战果。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和投降派的阻挠,岳飞的北伐事业受到很大限制。
在与张完的交往中,岳飞深感这位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因此在张溪拜访张完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过张溪赠张完》。诗中以“江湖多风波”来形容当时的国家局势,以“金石贞弥力”来勉励自己和张完等人要坚持信念,共同为国家安危而努力。

去完善